傳說有一年淨慈寺被天火燒掉了,為了重建寺院,當家和尚派徒弟四處化緣,又叫濟公去化木頭。

這一天,濟公來到富春山,隻見滿山都是大樹,碧綠一片。山腳下有個很大的莊院,看樣子住著這座山的主人。濟公便來到莊院門口,口念“阿彌陀佛”,把木魚敲得梆梆響。

這戶人家的當家人是個吃素念佛的老太太,聽見木魚響,走出門來,見是一個邋裏邋遢的化緣和尚,就說:“大師父,你是化糧還是化銀子?”濟公說:“我一不要糧,二不要銀,隻為淨慈寺被火燒掉,方丈叫我來化些木頭,重造寺院。”老太太說:“不知師父要化多少木頭?”濟公指著身上的袈裟說:“喏喏喏,包一袈裟就夠了。”老太太聽了心中好笑,這件破袈裟能兜住多少木頭?就說:“師父請便,再多些也無妨。”濟公雙手合十,念聲“阿彌陀佛”,從身上脫下袈裟,朝對麵山頭拋去。隻聽得半空中嘩啦啦一陣響,老太太抬頭去看,滿天紅光,那件袈裟越來越大,隨風飛到對麵山頭上,把一座大山全蓋住了。老太太見此光景,曉得今朝碰到活菩薩了,連忙跪地叩頭:“活佛開恩,老婆子還有三個兒子要蓋房造屋,成家立業,請師父給我留些後路。”濟公連忙將老太太扶起,口稱:“善哉!善哉!”

第二天,濟公命人將山上的樹木全部砍倒,把樹梢統統削下,將這些樹梢插在樹墩頭上,拿起破蒲扇劈裏啪啦扇了一陣。說也奇怪,過了一夜工夫,這些樹梢頭竟又長成了大樹。老太太又驚又喜,從此吃素念佛更加誠心了。

濟公叫人將砍下的木頭紮成木排,放入江中,順流而下,直往杭州而來。不料一到杭州水城門口,被守門官卡住了,他要濟公交納關稅方能過關進城。濟公道:“此乃建造寺廟之物,貧僧化緣得來,不比商賈買賣。請老爺方便放行,功德無量。阿彌陀佛。”

守門官說:“不成,不成,過關交稅,這是王法!”

濟公說:“我從水底下過呢?”

“從水底下過麼……”守門官眨著眼睛想,這木頭哪能沉到水裏去!就說:“若能從水底下過,那就免了。”濟公念一聲“阿彌陀佛”,雙腳用力一蹬,連人帶木頭都沉到水底下去了,驚得守門官目瞪口呆。

這一天,當家和尚正站在寺院門口張望,隻見濟公匆匆跑來,說:“師父,造寺院的木頭來了!”當家和尚朝大路一望,哪裏有一根木頭?濟公說:“在裏麵井裏,你叫人撈起來好了。”說著,拖著當家和尚朝寺裏跑去。當家和尚到井邊低頭一看,井裏果然有木頭,高興極了。

不久,淨慈寺開工重建,工匠們將木頭從井裏拉上來,拉了一根又一根,拉了三天三夜也拉不完。後來,不曉得哪個叫了一聲:“夠了,夠了!”井裏的木頭就再也拉不起來了。

那根沒有拉上來的木頭,直到現在還在井裏。這口井大家都叫做“運木古井”。

馮振華 搜集整理

淨慈寺與詆毀和尚

淨慈寺裏有個詆毀和尚。這和尚不誦經打坐,喜歡議論天下大事。他講得有理,罵得有趣,所以老百姓都喜歡親近他。

乾隆皇帝到了杭州,聽說有這麼個和尚,心想,這和尚取這麼個怪法號,必定是個遁跡山林的明朝遺老,不守本分的人。他便打扮成秀才,去淨慈寺看個究竟。

他進了淨慈寺山門,叫詆毀和尚領他去耍子。見旁邊有人在劈毛竹做香籃,乾隆皇帝隨手拾起一塊劈開的毛竹爿,把青的一麵朝著詆毀和尚,問道:“老師父,這個叫什麼?”

詆毀和尚說:“叫竹皮。”

乾隆皇帝把毛竹爿掉轉個麵,將白的一麵朝著詆毀和尚,又問:“老師父,這個又叫什麼呢?”

詆毀和尚道:“叫竹肉。”

乾隆皇帝苦笑道:“好個新鮮的名稱呢!”

詆毀和尚聽了,打個哈哈說:“老客人呀,如今這世道變啦,名稱也得跟著變哩!”

乾隆皇帝吃癟了,隻好悶聲不響。原來,當時乾隆皇帝大興“文字獄”,專門找岔子殺人。如果詆毀和尚照著老稱呼把毛竹爿青的一麵叫“篾青”,白的一麵叫“篾黃”,就會被乾隆皇帝抓住小辮子,誣陷他要“滅清”、“滅皇”,殺他的頭。

乾隆皇帝進了大雄寶殿,拜過如來,又到羅漢堂看了佛像。最後,他們來到香積廚。香積廚就是寺院裏的夥房。乾隆皇帝東張西望,見灶下放著一擔豆芽菜。偏巧這時跑來一條小狗,扯起後腿在豆芽菜上撒了一泡尿。乾隆皇帝看在眼裏,就問道:“老師父,這豆芽菜算不算幹淨的東西?”

詆毀和尚說:“豆芽菜水中生,水中長,當然最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