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竹箬現在要去拜訪一個人。她策馬急奔,長發如絲般肆意飛掠,衣衫在風中獵獵作響。她要拜訪之人便住在那世外仙境——桃源穀之中。隻是不知究竟還有多久才能到呢?
說起這她將要拜訪的人,就好比那江湖間絲絲縷縷的恩怨情仇,怕是窮盡一生也說不清,道不完了。此處,也隻能大概介紹罷了。
她名曰未央,不詳其姓,表字雨乃是他師父給的,也是她在四色門中的稱號。她原是四色門白門一派的主人,因使一柄桃木劍,劍法如雨般輕柔飄逸,故名曰沐雨劍,
據傳她從小無父無母,九歲前一直流離於市井之中,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直至一次偶遇其師蕭瀟——蕭老翁,蕭見其可憐,便收其於門下,從此她便有幸進入了中原江湖第一門派,四色門,成為蕭老翁平生僅僅的兩位愛徒之一。
白駒過隙。
她十九歲之時,已深得蕭老真傳,六年前的叛亂,坐上了四色門白門門主的位子,可就在人人都以為這個幸運兒春風得意之時,她竟以沐雨劍斬殺了自己的授業恩師,一時間震動江湖!其師蕭老翁乃是武功德行無一不讓江湖所有人歎服的四色門門主,他一死,使得江湖烽煙四起,各界名士也紛紛群起而攻,紛至遝來,欲叫她給個交代。哪知,後又竟傳出蕭老遺言:勿怪未央。而四色門本派更也因此未采取任何動作,著實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莫不是這其間還另有隱情?可究竟什麼使得四色門的白派主人,門主最心疼得小徒兒做出軾師這樣大逆不道的事?一時間,謠言漫天,各種傳聞也是莫衷一是。隻可惜這其間種種,外人是不得而知;而知情者,則皆閉口不談,也就顯得整件事越發詭異和撲朔迷離。
也正當謠言漫天紛飛之時,未央封劍,並告知天下,退出四色門,不再理江湖之事,之後便消隱於世;四色門新門主,蕭老的另一愛徒,林月風即位,一切霎時間又峰回路轉,隻是新門主責令大家不要追究,即便仍有很多人還欲窮追不舍,但見至如此,也不好再說什麼,事情也就自然不了了之了。
後又有傳未央遊曆至傳說中的仙境——桃源穀,遂隱居於穀中,期間雖也有各路人士欲探訪,但皆無功而返,未央也好似人間蒸發一般。
但這段猶如傳奇般離奇的故事,這個故事當中的各種疑問,卻銘刻在了每個人的心中。
*************************
待竹箬找到了桃源穀穀口,也已是將近醜時,三日披星戴月馬不停蹄地奔波路上,她早是疲憊不堪,但受人之托而且事關四色門的生死存亡,她也是不敢怠慢,不準備停下休息了。
穀中的環境雖不是傳說中的那麼美麗如仙境,但貴在杳無人煙,清新自然,能隱居於此處,怕也是人間仙境了罷。
又過了不知多久,遠處現出白亮的曙光,透過層層的霧氣,遠遠的還能看見還有一座孤零零的木質的小屋,竹箬不禁心下一喜——總算到了。
晨曦的薄霧四圍彌漫,人物略隔數丈便看不真切了,隱約的見到周圍群起的高峰及其中微微顯出淡淡的紅綠之色,穀中傳來陣陣的鳥鳴聲,清脆悠揚,婉轉無絕,濃重的霧靄摻雜著水氣,讓竹箬的皮膚也感受到了絲絲濕涼之意,些許的花香和清早野草帶露的野味,散入這穀中的晨風。
竹箬歇了口氣,隨即翻身下馬,徑直走向那看似簡陋的小屋。
“咚咚咚……”竹箬壓下急迫的心情,叩響那滯重的木質門扉。
屋內沒有回應,門卻在敲門的力道下,自己“吱呀呀”的開了。
竹箬心中生疑,不敢貿然進入,觀察了一會,才發現並無危險,既室中無人,便自顧走可進去。
屋中盡有一床,一桌而已,床上還放有一朵剛摘的白桔。她站在屋中,未見到想見之人,隻得等待。
“你是誰?”
未幾,一個聲音從竹箬的身後飄來,蕩起了空氣中的粼粼水波,攜帶著清晨雨霧的淡香。
看來屋子的主人回來了。
竹箬轉身便看見一抹淨色映入眼簾:一名樣貌美麗不可方物,明眸亮膚的清麗女子倚門亭亭而立,素衣及地,裙上有露水印上的點點花瓣,一瞬間,讓人染感受的一陣異樣的安逸氣息。
“可是……未央姑娘?”
初見到這個素未蒙麵的傳奇的女子,不禁叫竹箬一怔,竟忘了回答她的問題。
“你是……?”又問了一遍,那女子輕輕顰蹙,聲音浸入了那晨間濕潤的空氣裏。
“阿……小女子姓竹,單名箬。受姑娘師兄,門主之托,給姑娘帶一封信。”
那女子的眼中突然閃爍了一瞬讓人看不明的感情,但,很快就又消隱不見。
竹箬言道,拿出信件,雙手將信遞給她。
她的白皙如玉的手緩緩地拆開了信,目過三行,淡淡答道“四色門有難,未央絕不會袖手旁觀,你叫師兄放心便是。”
見未央如此答應,竹箬之前懸懸的心才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