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家庭。但是,每一個家庭的幸福並非一個人所左右的,美好的家庭是靠每個人和睦相處、互相關心、才得來這幸福溫暖的家。
每個人都有義務珍惜彼此擁有的幸福的家庭。
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家人關係的和諧是幸福的最基本保障,其中最不好處理的關係當屬婆媳關係了。要想維護幸福的家庭,做兒媳的就要費點心,與婆婆大人搞好關係,和睦相處。
時下沒過門的女孩子經常問小夥子一個問題,以“試”他對自己是否有真心,看看在男人的心裏到底誰最重要。這樣,自己過門以後會不會受婆婆的氣。這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和你媽同時落人水中,都不會遊泳,你先救哪一位?憨厚的小夥子往往回答說兩個人都救,再追問下去就一聲不吭了。女孩子當然不會滿意;腦筋靈活一點兒的小夥子會說:當然先救你啦。其實,隻有小夥子心裏明白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女孩子雖然臉上高興,心裏卻也明白這隻不過是善意的謊言罷了。
其實,這些問題往往苦了男孩子們,他們一麵是親情,一麵是愛情,手心手背都是肉,讓他們怎麼能割舍的了呢?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他的前半生同母親相依為命,後半生同妻子同甘共苦,這兩者之間怎樣選擇才好呢?而這兩個女人同一個男人一生的親密關係恰恰是這兩個女人的對立關係。在諸多不良的人際關係中,大多數的形成都是由於後天處理不當。而唯獨婆媳關係從基礎上講,似乎天生就是一對水火不相容的關係。否則,女孩子還沒出嫁怎麼就問出這麼一個我與婆婆有我沒她,有她沒我的問題呢?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不能協調好同婆婆的關係,使得夫妻和睦的家庭平添煩惱,甚至毀掉兩個人辛辛苦苦地壘起的愛巢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
有一位幼兒園教師結婚十年了,夫妻感情很好,丈夫對她特別體貼照顧。隻是因為丈夫“她是我媽我不能頂嘴”的信條,兩人經常吵架。時間長了,兩人都覺得生活沒意思。
另外,有一位妻子幾次撞見丈夫背著她給婆婆錢。她非常氣憤,認為給婆婆錢應該跟自己商量,總是這麼背著給錢還不如分開算了,而丈夫認為母親替自己照顧孩子,給點錢是應該的,背著妻子給錢是為了她眼不見心不煩而已。為此事丈夫還警告過她:如果老為這種小事爭吵,兩人早晚得分開。
還有一位已經年近不惑之年的妻子,跟婆婆共同生活了12年,由於婆婆愛在家人中間挑撥是非,給她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身體也越來越壞,以至胃、腎、心髒都有毛病。最後這位妻子的處境恐怕最糟糕了。她的婚姻已到了崩潰的邊緣。她原來住在婆婆家,有了‘孩子以後,因為需要母親幫助照顧,每星期回娘家住三天。每次再回到婆婆家,婆婆就抱怨她們費水費電,經常為此鬧得不愉快,以至關係越來越僵。後來幹脆鬧離婚,去了法院。法院認為夫妻兩人的感情沒有破裂,一些家庭瑣事不足以構成離婚,駁回了起訴。婚離不成,婆婆又不接納她回去。孩子有病住院,往婆婆家打電話,婆婆家的人又不讓丈夫接電話。她的處境確實很艱難。
事情發展到了上述的程度,確實讓人感到惋惜。婚姻的起落應由夫妻兩人的感情好壞來決定,怎麼能因為婆婆而使夫妻兩人對簿公堂呢?或許兩個人都不說,或許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