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謀(1 / 3)

參考書目《戰國寓言》《史記》《東周列國誌》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以鞭撘天下,威震四海。

深夜,如彎刀一般的月亮在空中時隱時現、顯得那麼虛無飄渺,就在這樣的夜空下卻似乎隱藏著殺機……

秦國國都鹹陽。

王宮內,熒熒燭火下有二人在說著什麼……

“大王,秦在西,魏在東,兩國比鄰,非魏吞秦,即秦滅魏啊!”

秦孝公微睜雙目,若有所思。

“不過,以大王的賢明和秦國的強盛,我相信我們是可以滅掉他們的吧!”

秦孝公睜開雙目,看著說話的人,隨後擺了擺手。

那人退下了……

這個說話的人,名叫公孫鞅。他本是衛國國君庶出的公子,七歲時趙國攻衛,為了向魏國求救,將他作為人質送入魏國。長大後,成為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很賞識他的才能,臨死時把他推薦給魏惠王,但魏惠王並沒有任用他。恰逢秦孝公求賢若渴,因此,他來到了秦國。得到孝公重用後,公孫鞅進行改革,使秦國富足。後來受封於商,號為商君,所以後人又稱其為商鞅。

第二日早朝,秦孝公向大臣宣布:滅魏!隨即,以公孫鞅為主帥、禽滑羽為將軍統兵十萬出師魏國。

時值公元前三百四十年。

“大王!邊境燃起狼煙,秦軍犯境,大概數十萬之眾!”

魏惠王正拿著一支箭瞄準一個細長的銅器的口部,這是古人玩的一種擲箭的遊戲。突然聽到這個消息,他轉過頭來,眉頭緊皺、一臉嚴肅,然後勃然大怒!

“傳令!遣公子卬領兵十萬前去迎敵!”

兩軍在邊境對峙,誰也沒有主動出擊,都在伺機而動。

傍晚,天邊的一抹紅霞預示這一天將要結束,可是幾片烏雲在人們毫無戒備的時候悄悄地、迅速地吞噬了僅有的一片紅霞,陡然間陰雲密布,時時傳來轟轟雷聲。

“這一整天都在放晴,怎麼偏偏晚上就要下雨……”

一滴雨水掉在了公子卬的臉上,公子卬似乎有種不祥的預感,於是親自巡視糧寨。他深深地知道糧草對於一支軍隊來說就好像一個人的生命那樣重要。

“隻要這場仗沒打完,以後我每日都要親自巡視糧草,你們更不可怠慢!一定要萬無一失!”

“是!”

隨行的督糧官非常認真地回答。

其實糧寨離中軍帳不過幾百步之遙,這樣的距離幾乎沒有親自巡視的必要,但“萬無一失”當然不隻是嘴上說說這麼簡單。

突然,從西麵傳來一陣馬蹄聲,隻見一個巡營隊長騎馬疾馳而來。公子卬心中一顫,以為秦軍前來襲營。因為沒有重要軍務是不可以隨便在軍營中騎馬疾馳的,這是軍令,軍令如山。

“怎麼了?”

“稟告將軍:剛才有一隊秦軍騎兵在營前放箭,箭上綁有一封書信。”

“拿來我看!”

巡營隊長將綁著信的箭遞給公子卬。這是一封寫在布上的信,他解開信仔細閱讀。

書致魏公子:

我在魏國時,曾與公子交好,我們的情誼我至今未忘。如今我們各為其主,不得不以刀兵相見,我深感慚愧!現在我們雖為兩國將軍,但我不忍心與你交戰。我願與公子小酌閑敘,你我兩國結盟,各自罷兵。五日後請公子與我相見!

落款:公孫鞅敬拜 公孫鞅印

忠厚老實的魏公子似乎被這封信打動了,卻竭力掩飾著自己不安的心情,示意送信人退下。然後繼續在糧寨進行所謂的巡視,其實他並沒有什麼心思再巡視了,隻是散步一般若有所思地在糧寨裏走了一圈,最後回到了中軍帳。而他哪裏知道,這正是秦軍導演的一場好戲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