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章 楊一鳴的辛酸(1 / 2)

在大理國南部的紅河岸上有一個小鎮——蠻陽鎮。蠻陽鎮屬大理秀山郡管轄,居住著大理國的多個民族,但主要還是以漢人和苗人為主。

蠻陽鎮是個大理國建國後剛興起的小鎮,地處偏遠山區,不時還有妖魔作祟,所以這反而使這裏的各族百姓團結相處著。

當然,提到蠻陽鎮,人們往往會聯想到富甲一方的張震和他的張府。

張震是個大商人,家中有二子。幼子張揚,長子叫張一鳴。但是,眾所周知,長子張一鳴並非張震親生的,他本該叫楊一鳴。

原來楊一鳴的生父是一個苗族獵妖師名叫楊威,曾為秀山郡捉妖無數,是秀山郡一帶受人尊敬的獵妖師。

可沒有人是百戰百勝無可匹敵的,也就是在二十年前,楊一鳴出生沒幾天。生父在他出生的老家冷泉鎮一帶,在一次誅滅一顆害人的千年樹妖時失手,一進山就在沒能回來。至今,那片有樹妖的山林,人們都不曾敢涉足過,也不知道那時發生了什麼。

在苦苦等待了一年後,楊一鳴阿娘迫於生活壓力,隻好聽外婆話,帶著楊一鳴改嫁了現在的張震。

楊一鳴的阿娘叫高蔓,曾是秀山郡一帶數一數二的美人。可歲月不饒人,隨著時光的雕刻,曾經的美人已不複當年。而張震曾經說過的對楊一鳴如親生一般的承諾,也漸漸變得模糊。

張揚今年17歲,比楊一鳴小三歲。張揚從懂事開始就沒喜歡過自己這所謂的哥哥,還在阿娘不在的時候直接叫他本來的名字——楊一鳴。因為別人都在偷偷地說,楊一鳴不是他親哥哥,將來還會跟他平分張家的一切。

張揚從小就很有野心,就連家裏宰隻雞兩條雞腿楊一鳴休想分得一條。而楊一鳴從小逐漸變得懂事,為了不讓阿娘難過,他總說,雞翅膀才是他最愛吃的。

在阿娘麵前,張揚還算裝的像弟弟,勉為其難叫楊一鳴一聲哥哥。可在背地裏,他合夥其他夥伴不跟楊一鳴玩就罷了,反而還一起欺負這個不是他親哥哥的外人。七八年來楊一鳴就是這麼有些孤獨的走過來的。

阿娘不是瞎子,也不是白癡,她知道楊一鳴心裏承受的,可自己也無能為力,她覺得自己已不是當年那個能讓張震乖乖聽話的美娘子。

20歲的楊一鳴有些沉默寡言,不高不矮的身體顯得有些偏瘦,有些冷冷的臉上顯出幾分善良跟帥氣。

楊一鳴從懂事就深知,張揚不喜歡自己呆在張家,自己終究不屬於張府。隻是阿娘是他在這個世界上唯一最親的人了,他終將會自己離開張府,但暫時他還舍不得。

在最壓抑的時候,楊一鳴終於少見的哭著跟阿娘說:“我們離開吧,回到冷泉鎮,回到那個屬於我的家鄉,我們會在那裏重新有個快樂的家,哪怕家裏隻有您和我。”

最無助或失意的時候,楊一鳴也會問起阿娘:“我親爹是什麼人?”

而阿娘每次都會驕傲的說:“你爹叫楊威,他是一個了不起的獵妖師!他還是苗寨的族長,即使是以後你回到那裏,所有人都會像尊敬你爹一樣尊敬你,隻要是你做好了自己!”

阿娘還說,生父楊威給孩子取名楊一鳴。希望他將來無論身處怎樣的逆境都不要輕易放棄,努力把握住一切僅有的機會,在默默無聞中一鳴驚人。

所以從懂事開始,他深知自己叫楊一鳴,而張府永遠不可能意義上的屬於自己家。所以,他幹脆也就跟別的同齡人說:“你們幹脆還是叫我楊一鳴吧!”

其實,楊一鳴並不覺得自己活的很孤單。雖然很多一起長大的孩子由於弟弟張揚的存在而不跟他玩,但他還有一個親人和兩個朋友。唯一的親人就是阿娘,而剩下的兩個朋友一個人是鄉下來張府當丫頭的孟菲;而另外一個也是有著比自己身世還要差不多的王強,外號王狗子。

王狗子跟楊一鳴同齡,他爺爺一代是大理人,是地地道道的白族。從他父母這一代才來到蠻陽鎮這邊疆一代行商生活。

本來王狗子一家人在蠻陽鎮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可就在他十四歲那年,外出進貨的父母在回來的路上失蹤了。

官府怎麼也查不到什麼線索,有人猜測可能是遇到了強盜,可馬車上的財物絲毫不少。所以有人猜測,最有可能的是遇到了山裏的妖怪。

原來,蠻陽鎮是大理建國後才興起的深山小鎮,外出的主要通道單一,需要穿越很多深山峽穀,進出的商人行人往往都是成群結隊,甚至隊伍中還得有懂得驅妖避邪本領的人帶領。

王狗子爹娘失蹤後,往日的夥伴逐漸疏遠,孤苦伶仃的他也就認識了同自己還有話題的楊一鳴。

王狗子祖上是大理那邊的,蠻陽鎮這一代並無親戚,而且附近這一帶就連白族人家幾乎都沒有。

他告訴楊一鳴回去大理應該能投靠爺爺叔叔之類的,但他暫時也舍不得離去。第一,他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親戚,第二,他天真的相信爹娘還會安全的回來團聚。所以,王狗子就這樣堅守在蠻陽鎮。

王狗子在蠻陽鎮街上倒是爹娘留有一間屋屋,除此之外還有一匹馬和一輛馬車。這六年他就是靠著那匹馬和馬車替人做點雜事,勉強養活著自己,在蠻陽鎮頑強地等了六年一直未歸的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