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樂天知命了無憂(1 / 1)

養生之道,自古以來為民眾保健、防病所重視。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文化的發展,攝生養性的內容已逐步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養生學。然而,中國古代“身心一體”、“身心合一”的養生思想曆經數千年,仍然散發著不朽的光輝。

據傳著名思想家老子,活了三百多歲。那麼古人的長壽秘訣究竟是怎樣的呢?

眾所周知,清心寡欲的人多高壽。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必貪飲、貪食、多憂、多慮、多思、多惱、多驚、多恐,凡欲多必傷。當今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日漸激烈的社會競爭,日趨複雜的人際關係……生活催促著我們終日奔忙。為什麼忙碌之後唯有疲憊?為什麼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而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祖國醫學與現代身心醫學的大量研究證明:哀傷神、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慮傷心、恐傷腎、食多傷胃、房事多行傷精又傷氣。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引起人體機能係統的失調,其心理作用對身心健康的危害不亞於病菌與病毒,真可謂心靈的“菌毒”。反之,良好的、豁達的情緒對身心健康的作用是任何藥物和補品所不能替代的,他能夠使人推遲衰老,健康長壽。

本書中列舉了諸多古代文化名人的養生心經,以妙趣橫生的筆墨,從益壽格言、養生食物、陶情冶性、養生故事以及他們的逸聞趣事,並結合現代人的養生手法這幾方麵的內容。讓讀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汲取這些老壽星們的養生精華,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健康和長壽將日益成為舉世關注的重要問題。這樣,中國養生文化這棵充滿東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樹,也必將更加煥發出其勃勃生機。

本書由李潔、陳進主編,霍秀蘭、李淑雲、陳辰、霍立榮、季慧、李素琴、王超、李豔、肖斌、陳莉、郭睿等人參加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