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牌位放在案幾上,楊柳默默上了一炷香,把掛在牆壁上的相框都認真擦拭了一遍。大部分照片都泛黃了,有些已經破損。陸家朔望著一張全家福,照片上是一對年輕的夫妻擁著心愛的女兒,笑得幸福又滿足,小女孩紮著羊角辮,肉嘟嘟的臉蛋,眼睛大大的,非常可愛。
他盯著照片看了好一會兒,努力在頭腦中搜尋潛藏的蛛絲馬跡,但總覺得模模糊糊,似是而非。
楊柳說:“這是我爸爸媽媽,和小時候的我。”
“……嗯,你父母,形象都很好……”縱然陸家朔平日裏能說會道,此刻也有些無措,怕無意中說錯話惹她傷心。
楊柳像是能揣摩到他的心思,“沒事兒,都那麼久了,傷痛也磨平了,這樣吧,我帶你出去走走,透透氣。”
“好啊,那先去鳳鳴橋吧,我對故鄉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座小橋。”陸家朔答。
鳳鳴橋是一座玉環似的石拱橋,建於明朝,很小很古舊,長約六米寬約兩米,跨在細水長流的唐尼河上。橋兩頭的道路和建築早已沒有二十年前的任何痕跡。
楊柳看到陸家朔站在橋頭怔怔發愣,便說:“變化太大了,認不出來也是正常的。”
陸家朔沒有回答,而是直奔橋頭,左看看右瞧瞧,大喜過望,叫道:“茜茜,快來看!”
“怎麼了?”
“你看!”陸家朔指著一塊青石橋柱,底部結著墨綠的青苔,“你看,這是不是個‘三’?是我小時候刻的,費了半天的功夫。”
楊柳仔細一看,隱約可見一個“三”字,她笑道:“還真是啊,看來你還真是愷愷,假不了了。”
陸家朔興奮得臉頰發紅,“我怎麼就沒早點遇到你呢,要不然我可早就認祖歸宗了,茜茜,你真是我的福星!”
整個下午,楊柳帶著陸家朔走街串巷,遊覽了蘇市的名勝景點,吃了特色小吃,逛了夜市。十點半回到酒店時,她腿都酸得抬不動了,陸家朔卻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兩人帶著禮品去姑姑家探望,吃了姑姑煮的早茶,在一起熱熱絡絡地聊了兩個多小時。
在舅媽家樓下,陸家朔猶豫再三,還是跟著楊柳上了樓,他掏了三萬塊錢,買了舅媽一通乖兒心肝的恭維。沒有見到表哥表嫂,陸家朔遞上給哥嫂的禮物,取了舅舅心心念念的石枕,就離開了那個他小時候生活過的房子。
房子重新裝修過,沒有一點兒記憶中的痕跡。
中午楊柳請陸家朔在蘇市最有名的餐廳吃飯,美其名曰:榮歸宴。
席間,陸家朔推給楊柳五萬塊錢,說:“謝謝你之前的解困救急,我媽和舅舅非常感激,茜茜你真是個好女孩,我發誓,我會守護你一生一世。”
楊柳驚訝,她資助李欣阿姨的錢,從來沒想過收回來,推推搡搡之下,她隻好收了兩萬塊,“零頭就當是我孝敬阿姨的,盡管你不缺錢,但我的心意還是要盡到的,再說在酒吧裏你也一直幫我護著我,我心裏有數,我也很感謝你。”
餐桌上兩人追憶童年,感慨萬千,心與心的距離逐漸拉近,倒是相處得十分自在融洽。
下午返程回星海市,一路平安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