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直麵露出水麵的石頭(1 / 1)

直麵露出水麵的石頭

卷首

作者:趙敏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最終《決定》,無疑給了民眾與市場以更多信心和暢想。係統搭建了,還要走起來。建立係統不意味著改革可以靠“思想層麵”就能成功,此次深化改革的決心和方向,讓改革的行動必須和以往的“摸著石頭過河”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前段時間,周其仁先生出版了一本新書——《改革的邏輯》,這位密切參與中國改革每一步的經濟學家,用他的“親曆”和“親為”,也提出了一個類似的問題:改革就要“直麵露出水麵的石頭”。在他看來,“摸著石頭過河”是實踐經驗探索出的一條很不錯的改革路子,但這句話到了今天有些變味。不少的“逃避”、“應付”都以摸著石頭過河為借口,“誰都沒有經驗”成了故弄玄虛、推卸責任的理由,甚至成了犯錯的擋箭牌。殊不知,多年矛盾的積累和我們的實踐探索已經照亮了前方一段路,不少石頭已經露出了水麵,我們不能對此視而不見,仍舊埋下頭去水裏摸石頭,而是應該勇敢抬頭麵對這些露出水麵的石頭,要“沿著”這些石頭指出的方向一一解決問題、智慧前行,但不要被這些可見到的石頭劃傷,甚至在必要時,我們該走上已經修好的部分“橋”,大踏步走下去。

無論是社會的改革,還是企業的變革,其實道理相通。當今企業麵臨的創新與改革,無不“處處險灘”,沒有直麵“石頭”的決心(創新的動力和勇氣)、智慧(創新的思維和判斷力)和方法(創新的方法和路徑,甚至基本的運營模式),最後隻能被淹沒在可能並不寬大的水塘中。

回看本期月度價值榜榜單,無論是關於曆史進程的《改變美國的時刻》《清教徒的禮物》,還是關於不同的行業話題《孵化Twitter》《華為靠什麼》,無論個人的傳記《希拉裏傳》,還是關於頂層設計探討的《贏在頂層設計》,有哪一本不事關變革?這個時代,不以變革的視角看待一切,就沒有機會以全新的思維推動“直麵露出水麵的石頭”的行動。

毫無疑問,改革的核心是人,隻有人才能推動思維、判斷和行動的變革。在書評人李清彬先生解讀《改革的邏輯》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不要認為既得利益者是一個明確的群體,似乎下一步改革隻需搬動他們的利益就可以實現了。實際上,每個人在一定層麵都會是既得利益者,區別隻在於層麵的寬窄、利益的多少和話語權的大小。或許可以這樣想,企業層麵的諸多幹擾,尤其是人在變革過程中產生的諸多“不舒適”造成的阻力,隻需要作出判斷、指明方向,堅持基本目標和思路,總會有更好的共識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