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清秋鎖寒(中)(1 / 1)

起予在王府中打點事務,待到完成,已近黃昏。宣霽還未回來,吩咐劉總管稍晚開飯,她就進入書房找書度日。

書房一塵不染,顯然有人打掃。淡淡書卷香,寧靜雅致。說實話,她還從來未來過書房。梭巡良久,找不到喜歡看的書,正沮喪中,忽見一個錦盒放於書架最上層。還被幾本書壓著,一時興起,起予登梯爬上書架。拿出錦盒,打開一看,裏麵是一幅畫軸。將畫軸打開,靈秀少女躍然眼前,正是她。誰畫的,沒有落款。方穆的話忽然在耳邊響起,“那幅畫,一個男子那樣的心思,不會錯的。”

是宣霽畫的?起予沉思。一不留神,腳踩空,驚呼一聲,從梯上滑落。就在千鈞一發之際,被牢牢接住。

緩緩睜開眼,鐵青著臉的男人已經惡狠狠地瞪著她了,她趕緊討饒。半晌,男人重歎一聲,抱著她坐到軟榻上。

這才注意到,起予手中的東西。起予含笑而望,他清了清喉嚨,過了很久不看她。起予有些氣急,想要掙脫,卻被抱得更緊。終於,他轉頭,兩頰有可疑的酡紅。

“你當時不是昏迷了嗎?到你走我都沒見你清醒過來,怎麼會記得我?”起予不禁調侃道。

“我,其實在第六天就醒了。”宣霽有些無措地回答道。

“既然醒了,為什麼不走?”起予追根究底。

良久沒聲音,起予扳過他的臉正對自己,宣霽終於受不了了“我就是想多待一會兒,確定自己見到的是真人,不是幻覺。”頓了一頓,咕噥著說“誰讓你長得太美了,我以為自己已經歸西了,見著神仙了。”

“那還是我錯了。你什麼時候畫的?”起予笑道。

“回來後,感覺我的世界崩塌了,那一夜,傷口疼得厲害,忽然想起你,好像世界上還有一個讓我覺得溫暖的人,竟覺得沒那麼疼了。就想要把你畫下,畫了很久。畫完後,發現傷疼都忘了。”宣霽怔怔回憶。

起予一陣心疼,問道,“你這次的傷口怎麼樣了,讓我看看。”

宣霽輕輕握住她的手,道“這次的傷沒什麼大礙,你不要擔心了。我們早些休息吧!”清秋鎖寒,雖未到寒冬卻已不容小覷。一大早,起予還在酣眠,宣霽就被十萬火急地招進宮。正當起予用膳時,宣霽風塵仆仆地回來,後麵跟著修遠,手中捧著一架古琴。起予甚是驚訝,猜不透這是為哪般。

宣霽似乎明了她的困惑,卻不說明。

等到她用完膳,宣霽將她領至書房,那架古琴已然躺在架上。起予也不多話,湊上前去,輕輕撫弄。素手纖纖,琴音如水,宛若天籟。待到一曲終,起予微微喘氣。宣霽上前輕輕撫著她的背,道“此琴如何?”。

起予纖指拂過琴弦,望著琴身焦黑的尾部。喉音清亮如琴音“焦尾琴果然名不虛傳。”

宣霽輕輕一歎,胸中百轉千回,“此琴正是東漢蔡邕之琴。”

起予一驚,“東漢文學家、音樂家蔡邕,多才多藝,他除了對音樂、文學有很高的造詣外,還對數學和天文有很深的研究。同時,他不但善於演奏古琴,還很會製琴,我曾在《後漢書&8226;蔡邕列傳》中看到:有一個吳國人燒梧桐木煮飯,蔡邕路過時聽見燒火的聲音很響,知道一定是上好的木料,因而向煮飯之人要了此木。蔡邕將這段已經燒了一截的桐木帶回去製作了一張古琴,果然琴音美妙。琴的尾部還留下了燒焦的痕跡,焦尾琴之名因此而來。隻是我以為此琴應該已經不複存在了。”

宣霽道“此琴一直被崇寧王室所有。今日,此國使臣將此琴獻於皇上,我將它要了回來。”

起予心中微微一轉,已經明了,“崇寧要安靈出兵了吧!”

宣霽笑歎道“起予,可惜你是個女子,要不然,你一定是最好的謀臣。不過,幸好你是個女子。”

起予歎道“禹國兵強馬壯,獨孤霏如此強勢,既然無法滅了安靈,自然將目標轉移到其他國家了。”

宣霽目色清明,“你又在自責了吧!”

起予道“我的所作所為,就是自掃門前雪,可是天下百姓是一樣的。獨孤霏,他的野心,要這麼多人的性命來奠基。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是帝王業。”

宣霽微微一笑,“那你覺得我們應不應該借兵呢?”

起予輕咬下唇,“既然琴都收下了,自然是同意借兵了。隻是,你才剛征戰回來------”

宣霽笑道:“放心,這次由宗師道統領出兵。”

起予不禁憂心忡忡:“獨孤霏一定沒想到安靈會出兵,隻是,恐怕這也攔不了他的野心。”

宣霽目光飄向窗外,思緒萬千,似是未聽到起予的問話。待到回神,歉然一笑。

起予也不甚在意,隻是心中暗忖,這次借兵皇上竟然同意了,為什麼呢?這其中有怎樣的暗潮。起予被這一波波漩渦攪得頭發暈。因而也沒在意宣霽凝重的麵色。

宣霽見她臉色不好,趕緊扶她休息,命初荷去燉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