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白石熔鑄深情
程允賢同誌現任軍事博物館雕塑研究室主任、一級美術師、全國文聯委員、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雕塑家學會秘書長,是我黨我軍培養出來的著名雕塑家。在4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潛心致力於紀念碑雕塑的創作與研究。他的作品主要以青銅和白石為材料,矗立在國內20多個城市和近十個國家、地區。這次展示的,隻是部分原作、局部及小稿。這100多件展品,是程允賢對肖像雕塑事業一往深情的有力佐證。
眾所周知,中國雕塑有數千年輝煌的曆史。但古代雕塑重意象,少有肖像雕塑傳世。現代肖像雕塑始自以劉開渠先生為代表的雕塑前輩。他們從歐洲學來重解剖的科學的寫實觀念和技法。而程允賢同誌正是努力和虔誠地向前輩學習。如何結合東西方雕塑的優點,走一條自己的路,程允賢在前輩探索的路上繼續前進,有了卓著的成績。他的作品以寫實為基礎,且有所深化和發展。寫形為了傳神,傳神為了“載道”。這就把西方藝術的科學性和東方藝術的意象性結合起來,繼承了我國藝術哲學的精髓。這種對內在形式規律的探索和強化,使他的作品具有現代性。加之作品的大氣、厚重、精微的手法,深沉的感情,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他的作品,一望而知。群眾稱道,同行專家們亦重視並加以研究。在我國出一人之手傾畢生之力,為數十位老一輩革命家、元帥、將軍、先烈、英模造像,以肖像雕塑寫史者,程允賢同誌實為第一人。
在程允賢同誌數百件作品中,有許多表現革命先烈的力作,如花崗岩雕刻的與山河同在、鐵骨錚錚的施洋烈士;漢白玉雕刻的莊重、肅穆、玉潔冰清的向警予烈士;也有許多表現勞動人民楷模的作品,如一團火精神的售貨員張秉貴;被聯合國評為世界環保五百佳之一的太原鋼鐵公司的李雙良;又有許多表現知識分子代表的作品,如體育家馬約翰、物理學家葉企孫。這些先烈、英模的藝術形象與革命領袖的雕塑相映生輝,構成了我們英雄輩出時代的主旋律。
麵對百餘件青銅白石的力作,展覽的主人公說道:“古典大師的作品證明,肖像雕塑是屬於青銅白石的永恒藝術。高山仰止,我正傾心前輩的獻身精神,投身於這一事業而樂此不疲。”
沉默勞作無愧時代
程允賢同誌1928年生於南昌市,早年畢業於國立湖北師範學院中文係。學生時代即投身革命,1949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由部隊選送入學,1952年肄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從事雕塑藝術近半個世紀以來,程允賢同誌緊隨時代步伐,遵照黨和部隊的要求,做了大量卓有貢獻的實際工作。他參加了1959年以來軍事博物館建館及建館各個時期的雕塑藝術作品創作和組織工作,為本館留下了難得的藝術珍品和資料;他參加了毛主席紀念堂大型雕塑的組織工作。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欣逢盛世,程允賢更是煥發青春,全身心投入新時期的城市雕塑建設中,協助當代雕塑巨匠劉開渠先生建立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擔任秘書長,處理繁雜的具體事務。同時又創作了大量作品。藝深業精、碩果累累。他的作品有九件為中國美術館收藏,城市雕塑作品遍及全國二十幾個省市及日本、泰國、新加坡、美國、德國、湯加等國。1991年,他被評為有特殊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總政治部優秀黨員。
特別值得提及的是,多年來程允賢的肖像雕塑工作,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和重視。毛澤東、鄧小平,朱德等開國元帥的肖像雕塑皆經過中央軍委審定。周恩來、陳雲、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肖像雕塑也受到群眾和領導家人的一致好評。從1990年開始,程允賢所作的毛澤東和老帥銅像,曾先後四次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親筆題詞。三代領導核心的親切勉勵,使程允賢同誌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支持;也是他不懈攀登雕塑藝術巔峰的原動力。
對於雕塑作品與雕塑人生的成就和進步,程允賢的態度是堅定的,回答是明確的,他說:“我致力於方興未艾的肖像雕塑事業中,既有得其所哉的愉快,也有新的問題和我為難,我要以悟道者的精神繼續從事沉默的勞作,願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後人的作品繼續努力。”
〔曾載於1997年6月《陝西日報》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