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仿佛是一夜之間,手機短信忽然就盛行起來了。短信的內容五花八門,形形色色,有新朋老友的問候,有熟人同事的調侃,而更多的則是來曆不明的小段子。這些小段子在民間和官方廣為流行,花樣翻新,令人忍俊不禁。

這天下午沈天涯跟著朋友易水寒去了文化館,在易水寒家裏玩賞他剛搜羅回來的一方歙硯。大約五點的樣子,沈天涯的手機接二連三收到好幾則短信,都是盛傳一時的小段子。沈天涯就和易水寒討論起這些小段子來,易水寒的別論讓沈天涯開了一回眼界。

緊接著沈天涯又收到了一則短信。這回不再是正在流行的小段子,也不是熟人親友的問候,卻是一條小道消息。這條小道消息令沈天涯深感意外,似乎跟他的前程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聯係,讓他竊竊而喜,臉上浮起一絲笑意。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將那則短信反複看了兩三遍。沒錯,手機畫麵上的字跡十分清晰,語義也沒有任何歧義。

然而沈天涯臉上的笑意很快就消失了,他意識到自己高興得也太早了點。

沈天涯記得那天上午市委辦給財政局發來一個電話通知,星期天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點名要財政局長傅尚良和預算處長馬如龍參加,並特別交代做好彙報一季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準備,星期六以前將材料打印三十份交常委值班室。

預算處有三位處級領導,除處長馬如龍之外,還有沈天涯和徐少林兩位副處長。沈天涯比徐少林先進預算處,也先提副處長。剛做副處長的時候,沈天涯很賣力,巴望著早日做上預算處長。可幾年下來,預算處長換了兩任了,也沒輪到他的頭上,他才意識到這個預算處長不是誰想做就做得上的,想做預算處長的念頭也就慢慢淡了下來。不過局裏見他和徐少林在預算處呆的時間長,副處長的帽子在頭上戴了多年了,便給他們解決了正處級待遇,官話叫做正處級副處長。這聽起來好像有些別扭,卻是拿得出堂而皇之的紅頭文件的。

這幾天省財政廳兩位快要離開預算局的局長跑到昌都市來搞什麼調研,事實是趁離開預算局前威風未減,到下麵來遊山玩水。馬如龍和徐少林陪他們下縣去了,大概還需兩三天才回得來,家裏就沈天涯一個處領導,傅尚良隻好安排他盡快把材料寫出來,好應付常委擴大會議。

寫材料不像拿著財政資金指標給單位安排經費,而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接到任務後,沈天涯心裏很不情願。也不知怎麼的,要做苦力活了,領導的記憶力就好起來,總是容易想到你沈天涯,可有提拔重用的機會時,領導的記憶力卻不行了,記不起你來了。不過不情願歸不情願,沈天涯也不敢在傅局長麵前有什麼表示,回到處裏就跟老張小李小宋幾個打聲招呼,拿了幾張軟盤回了家。沈天涯寫材料已經不再用筆,早就鳥槍換炮,使上電腦了。

十年前,昌都市還是一個普通地級市。可那屆市委班子很會來事,在別處的領導還隻知道繞著農村裏的薄田和廠礦裏的破機器打轉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對外招商引資了。還真引回來不少資金,很快修了幾棟高房子,鋪了幾條大馬路。城裏城外的地皮和房產也因而起了價,省內外甚至海內外各路客商紛至遝來,將錢押到昌都的地皮和房產裏,將個平靜的昌都市攪得熱火朝天。省委也看好昌都市,幫著四處張揚,協助昌都市成功申請為副省級單列市。於是昌都市的幹部一夜醒來就齊刷刷高靠了一級,科級成了處級,處級成了局級,幾大家頭頭則成了副省級,大家彼此稱呼對方的職務時調門就格外的高,那感覺真是妙不可言,仿佛太陽也比以往燦爛了許多。

正在大家喜不自勝,彈冠相慶時,國家開始整頓房產地產市場,昌都市的經濟泡沫一下子破滅了,除多了數十座高樓和幾處雜草叢生的開發區,地方經濟什麼好處也沒攤上,連過去還能勉強維持的地方財政,也因當時政府出麵給開發商擔保,向銀行借貸巨款搞開發而危機四伏,債台高築,跟著陷入泥潭不可自拔。幾年下來,全市累計財政赤字已過了三個億,相當於市本級每年十來個億的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算是跟二十一世紀保持了同步前進的速度。

不過財政再窮,也要寅吃卯糧,把日子過下去,何況昌都市這個副省級單列市的架子再也不會拆掉了,繼續堂而皇之地擺在那裏,幹部們頭上的烏紗帽依然那麼耀眼輝煌,大家心裏平衡得很,偷偷樂著呢。他們似乎早忘了扔下這個爛攤子高就而去的那時的市委領導,把造成財政如此困難的罪過歸咎於現任的市委常委領導,說是不該任命一個姓傅的人做財政局長,大家天天傅局長傅局長地喊,財政喊都喊“負”了,還指望有“正”?

還有人說問題出在財政局的辦公大樓。跟那時一齊興建起來的什麼國土大廈物價大廈統計大廈城建大廈公安大廈教育大廈這大廈那大廈一樣,財政局的辦公大樓也不叫辦公大樓了,叫起了財政大廈的芳名。財政大廈共有十六層,最初的設計方案是白身綠頂,後有人提出,戴綠帽子總不是滋味,便改成白身紅頂,戴紅頂子好進步。誰知這紅頂子一戴,昌都市的財政便開始出赤字,後來赤字一直就沒斷過,年年都出,機關裏就流行說,昌都市財政看來是沒辦法了,要赤字到頂了。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就戴綠帽子得了,戴綠帽子名聲是醜了點,但經濟上是不會吃虧的,好多人本來窮斯爛矣,一旦綠帽子往頭上一戴,別說日進鬥金,至少日有所進,幾年下來便會弄個家境殷實,吃穿不愁,比戴紅帽子要強多少有多少。

有意思的是,財政越窮,領導就越關心財政,重視財政,今天市委聽彙報,明天政府要情況,後天人大政協來檢查,好像生怕財政局算盤打得不夠熟練,把加法打成了減法,或將金庫裏的票子劃到了財政局長和預算處長的私人戶頭上去了。這就給預算處派生了不少事情,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彙報材料要寫,如果把這些材料摞起來,沈天涯真可謂“著作”等身了。

過去寫材料,沈天涯主要靠一支筆,外加一把剪刀一瓶糨糊,修修補補,謄謄抄抄,做的是重體力活,比較辛苦。後來用上了電腦,就方便多了,隻需先設一個空白文檔,再調出過去的盤子,這裏複製一個觀點,那裏剪切一段資料,再加進幾句市委市政府領導近段這講話那報告裏塞著的漂亮新鮮的提法,酌情修改幾組數據,同時把前後文字銜接好,梳理順暢,一個材料就像模像樣了。

所以手頭這個彙報材料,沈天涯隻在家裏的電腦裏弄了一個上午就拿了下來。但沈天涯沒打算就這麼出手,得等著常委值班室催材料時,再拿去給傅尚良審閱。沈天涯知道,你的材料寫得再完善,領導為了顯示自己的水平,看過後都會提幾條修改意見,若時間充裕的話,領導會一遍又一遍地給你提意見,讓你一路改將下去。這就不可避免地要碰上兩難境地,如果完全照領導意見修改,會把材料改得麵目全非;不照領導意見修改,那又是不尊重領導。要想使材料還能像個材料,同時又尊重了領導,惟一的辦法就是拖延,領導過問時隻管說正在補充資料和數據,這樣顯得材料的難度大,不是一下子就寫得出來的,領導也不好太過催逼。一直拖到材料急著要用了,領導考慮時間的問題,看材料時也就不會太較勁,讓你稍作修改就可付印。

沈天涯將弄好的材料檢查了一遍,覺得還滿意。但光自己滿意還不行,沈天涯便有意在材料裏麵弄了幾個容易看得出來的病句和錯別字,這才打印出一份清樣,又拷貝一張軟盤,關掉了電腦。

恰好在人民醫院財務處做副處長的夫人葉君山下班回來了,沈天涯配合她做起中飯來。

飯菜做好,兒子沈陽陽也進了屋,三人一起上桌吃飯。陽陽讀小學三年級,扔掉飯碗就上學去了。有在家寫材料的借口,下午不必去趕班,沈天涯就有無事一身輕的感覺。沈天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要午睡的,就是再忙再沒時間也要躺幾分鍾,過一下癮。平時時間不夠,午睡都很潦草,今天何不趁機從容一回。於是過去拔掉電話外接線,又關掉了手機,大模大樣躺到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