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章 大同聯盟的誕生和發展(1 / 3)

人們大抵上都喜歡回顧過去,在文字尚未誕生的蒙昧時代,人類就已經采用結繩記事的方式記載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或者會采用壁畫的形式把重要的記憶雕刻在牆壁上予以銘記。文字作為一種符號係統,原本與繪畫同出一源,經過時間的推進,文字和繪畫分道而揚,一個專注於實用性,另一個則奔向於藝術性的天空。四大文明都誕生了自己的文字係統,最早的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古埃及隨後發明了象形文字,印度發明了梵文,華夏文明的倉頡造字吹響了漢字使用的先聲。不管怎麼樣,文字產生以後迅速應用於在記載曆史,人類的發展脈絡逐漸清晰明確,後人可以通過記載了解到過去發生的事情,即使語焉不詳的地方或者因曆史遺憾中造成失缺,曆史學家們都可以憑借考古等手段來補充推測。

“地球文明有且隻有人類文明,而且都處於現代文明的體係下。”

這是現代大眾的想法,地球上隻有人類文明,而且隻存在生活在現代文明的人類這一支。

前一句或許沒有錯誤,但後一句則流露了過分的驕傲了。當你對一個滿腹經綸曆史學家說地球文明的傳承不止現代社會這一支的時候,他也許先是愕然了一會,繼而嘲弄說話者想象力是如何地豐富。這位曆史學家可能會熟讀各種曆史典籍,對人類的曆史事件倒背如流,乃至為自己豐富的曆史知識感到驕傲,但是他並沒有通過已有的曆史嗅到人類的另一支發展。

人類時代的劃分可以采用好幾個標準,譬如按生產力高低可以劃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火藥時代等等。也可以按照社會組織形態劃分成為史前時代,上古時代、封建時代、資本主義時代等等。在曆史記載還在神話英雄傳說氣息彌漫的上古時代,其實是存在擁有各種神力的人類存在,也許曆史學家隻是把他們當成虛假誇張的神話英雄,但人類曆史上這些英雄、仙人是確確實實生活在人類的周圍的。他們掌握了自然之力,擁有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超能力,他們被各地民眾稱為神或者仙,人們對他們產生畏懼,更對他們給以崇拜。各地人民的曆史是驚人相似的,在邁出上古時代的桎梏後,曾經的神仙和英雄在後世的曆史紛紛消失了,人類遺忘了他們的存在,他們的活動隻偶爾存在於類似《世說新語》等誌怪小說記載當中,成為流傳下來的逸談。

但事實上這些神仙英雄並沒有消失,隻是似乎受到了上天的警告,紛紛率領一部分人類自絕於其它人類的社會,成為另一支人類文明,他們自詡為神界文明,相對應普通人類的社會被他們稱作世俗界。盡管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但神界文明和世俗文明的交集相當地少,對於世俗界的人們來說,神界的人似乎是天外來客。

神界文明意即神的文明世界,但是,掛上一個美好的修飾詞不能改變這個世界的本質,神界文明人是和世俗文明一樣是無能力的普通人為主,神界隻是說明這個世界以神為主導。並不是因為帶有神這個形容詞就顯得這個世界多麼高尚,事實上也是充滿殺戮和競爭的,這是兩個共存世界的共通點。

“國家存在的每一天就必須應對無時無刻存在的威脅,君主一旦怠惰就得麵臨災難的降臨之日。”-----語於帕瑟堡.安格勸告默諾尼國國王加索斯。

經過一連串的兼並戰爭,時針指在世俗界的公元2世紀左右處,神界的國家數量從鼎盛時期的2655個減少到887個,從這個時期開始到公元5世紀初,兼並的速度和戰爭的頻率相對得到減少,對於這來之不易的穩定和平,神界人們稱這段時期為“青葉時代”,寓意人們取得了戰爭期間的喘息時間,像得到春雨滋潤萌發的幽幽青葉一般蓬勃發展。

曆史是充滿巧恰的,大同聯盟,這個現代神界勢力最大的勢力之一,他的創始人馬良呱呱墜地在當時東晉帝國的建康城,作為一名渺小的人物存活在世俗界,像身邊類似的模板人一樣度過自己的一生,隻是命運之神的眷顧讓他登上了時代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