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麵來到白無常這邊。由於他深知此時的李拾緣獨自一人在地府外圈接受著他計劃好的考驗,而突如其來的地震絕不是偶然。他已無心再顧眼前事,拿著為李拾緣剛辦好的通行證,提起左腰金輪低吟口訣:“尋龍探針觀四海,眾生難逃彈丸間。”仰天鳴槍。緊接著身形化作子彈消失在仍回響的空中。轉眼便來到他的麵前。
“哎呀媽呀,大白天又見鬼啦!我這正閉目養神的功夫,前輩你還出來嚇人。”拾緣全身團縮在被窩中露出雙眼。白無常把證件扔到床上問“你怎麼會在這?”
“我也不知道。但你怎麼也在這?”
“當然是手中這金左輪,標記了你的位置後帶我來的。”
“哇塞這個寶貝會瞬移,偷搶藏挪的神器啊。”說完就是白無常得一腦勺。“我們名仙正道豈會做這等苟且之事!”
“完了連玩笑都不讓開了。我死了還有什麼意義。”
“你昨天和修文還沒鬧夠嗎?可別忘了今天是我楊玉良在,想讓他罩著你,五天以後再說吧。”
“我有一正道來錢之計”
“有請拾緣少俠賜教,在下洗耳恭聽。”
“讓你剛才對我那麼凶,當然是騙你的啦。”
這時孟女聽房中有喧囂破門而入“果真是無常大人來啦,婆婆在內室已等候您多時。”
“好,我這就前去。”
再次鼻青臉腫的拾緣在一旁熱淚盈眶“小妹妹,大恩人。”
白無常來到孟家村內室,孟婆見狀說“今天是楊先生當班啊,快請坐喝杯茶吧。”“謝過孟婆,昨日家兄收留一書童。你也知道我們同用一個身體。所以今天隻能我來替修文向你請教他的推測是否有誤。”一炷香過後,楊玉良麵露心喜“嗯,確實是不錯的主意。”於是他們帶著左眼青的拾緣來到了三生石的麵前。
傳說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樣。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輪回,緣起緣滅,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來,它見證了芸芸眾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笑與淚。該了的債,該還的情,三生石前,展露一切。不過這次的石麵並沒有立即顯示出畫麵,而是一片漆黑“它,斷電了吧?”“你是想讓你的右眼也不保嗎?”拾緣趕緊捂住嘴,呆呆的站在石前。
終於黑洞裏紅光閃閃,映入眼簾的是戰火紛飛的一個時代。一位孕婦在叢林中用盡全身氣血產下了一位嬰兒後,對幫忙接生的丈夫說“我已無力陪你們父子終老,快趁早下山吧。”“不行,我是絕不會丟棄你一人橫屍山林的。”丈夫把剛出生的骨肉用麻布係於胸前,背起大出血而奄奄一息的妻子,向山下走去。剛到山腰,隻聽嗖的一聲一箭射到這對夫婦的背後。隻有幾秒的停頓後,成千上萬的箭雨飛馳而下,早已把他們射成了刺蝟。丈夫跪倒在地,雙手用最後的力氣撐起一片空間為了不壓傷自己的孩子,最終也僵死在那裏。
嬰兒在父母身軀下哭嚎,響徹整座叢林。可周圍遍布的荊棘弓箭,連豺狼都不願靠近。幸運的是第二天清晨,一位道士背著竹筐來到此地采集藥材,剛到山腳下就聽到了那已經沙啞的啼哭聲。絲毫不猶豫的尋到聲源處,看著這淒涼的場景不禁感歎下手那方的殘忍。好在這位道士的身法不錯,腳尖點過一兩支箭羽就來到了屍體旁。
由於全身的箭矢無從下手,隻好用寶劍斬斷一些。然後用飄升符把這對夫婦平地拔起,這才看清那身下的孩童。道士把他抱在懷裏,再在這對夫婦的下懷貼了張遁地符後帶著這個嬰兒離開了。十幾年過去,那位道士早已駕鶴西去,而是被他養大的嬰兒接了班。成為一名山中隱士,幫助一切有緣的生靈,名拾緣。
果然畫麵中終於出現了一位與拾緣一摸一樣的青年。他躺在一頭水牛身上,胸前蓋著一頂草帽,嘴裏叼著一顆毛毛草。水牛走到哪,便載他到哪不厭其煩。他也不覺無聊,渴飲清泉水,餓食林中果。日複一日生活過得悠閑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