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教育創新(2 / 2)

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激發學生好奇心,發揮學生主動精神,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改變單純灌輸式的教育方法。要把中小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下解放出來,使廣大青少年在發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麵發展。

——胡錦濤,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R]。2010,7,13.

要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係,以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製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資源,穩定支持從事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的科研機構,集中力量形成若幹優勢學科領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隊伍。

——胡錦濤

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後,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於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強。

——楊振寧

學知識目的如果不是為了創造,像貪吃的食物,不僅沒用,而且消化不掉。

——陶行知

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陶行知

應該讓每一門課程都有助於培養創造性。就是說,教育道德應該有助於造就一種更佳典型的人,這樣,附帶地也自然會使他在生活的各個方麵更有創造性。

——蘇霍姆林斯基

我們感到,學齡中期、特別是學齡後期學生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大缺陷,就是他們被剝奪了一項巨大的財富——自由支配的時間,而自由支配的時間對於全麵發展和形成他們的智力的、審美的興趣和需要又是必不可少的。

——蘇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學了多少知識,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擔風險。不循規韜矩的做事情。

——(美)尼葛洛厄蒂

把別人的學問和簡介保存下來就算完事了嗎,我們應該把他變為自己的,才算成功。

——蒙田

學生的工作日越為學校的課業所填滿,用於思考與學習無直接聯係的事情的時間留得越少,就越會造成負擔過重和落後。

——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要把發展思考力和獨立判斷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把獲取多少知識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在學校裏僅僅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而沒有發展自己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能力,沒有發展自己對道德上善和美的敏銳感知,那麼這個人更像一條受過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愛因斯坦

創造人的是自然界,啟迪和教育人的卻是社會。

——別林斯基

多給孩子們以真正的自由,少讓他們養成駕馭他人的思想;讓他們自己多動手,少要別人替他們做事。

——盧梭

最盲目的服從乃是奴隸們所僅存的唯一美德。

——盧梭

教學必須從學習者已有的經驗開始。

——杜威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

——陸九淵

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陶行知

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陶行知

兒童教育的目的不在於傳達過去的價值,而是在創造未來的新價值。

——(美)杜威

以書本作為大部分行為依據的人,拋開書本會幹得更好。

——(英)布朗

科學研究工作,有富於創造性的意義,要依靠自力更生。當然,自力更生並不等於封鎖自己。應該讓每一門課程都有助於培養創造性。就是說,教育道德應該有助於造就一種更佳類型的人,這樣,附帶地也自然會使他在生活的各個方麵更有創造性。

——(美)馬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