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加明,科學時報,A8.2006,6,19.
看見了熟視無睹的東西,想從來未曾想過的問題,二者結合起來就是創造。
——桑德爾益
發明是由見到了人人都見到過的東西加上人人都沒想到的東西構成的。
——(美)阿爾伯特·森特·焦爾季
所謂研究,應該是“破壞者”,目的在摧毀“今天”,創造一個不同的“明天”。
——(奧地利)杜拉克
像屋簷水一樣,一點一滴,滴穿階沿石。點滴的創造固不如整體的創造,但不要輕視點滴的創造而不為,呆望著大創造從天而降。
——陶行知
(二)創新的基本特征
1.創新是積極向上。創新專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政治上講策略,但不是投機;軍事上講戰術,但服務於正義戰爭;技術上講發明,但有利於社會進步。
2.創新外延寬泛。創新包括社會科學類,也包括自然科學類,即技術和非技術類;創造、發明多用於技術類,用於自然科學類;改革,一般專指體製、社會科學類的創新。
3.創新無止境。創新可以反複更新,創造在一件事物中多用於首次。
創新在國外
美國是創新學的發源地,對創新十分重視,不僅重視吸納高學曆創新型人才,而且重視創新思維、創新技法的普及,所以,美國的創新成果頗多,技術先進,綜合國力強。據資料顯示,美國每年專利的申請量占世界的70%,高新技術也占世界的70%。更值得一提的是美軍對創新的重視程度令人驚訝。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們不僅在軍隊院校開設了創新課,為了彌補軍官入學輪訓周期長、速度慢的不足,還在陸海空部隊開辦了200多個訓練班,普及創新知識。
日本對創新更是十分重視,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說:日本國土狹小,靠什麼與人競爭,靠什麼立足世界,主要靠創新,靠開發國民的創造力。日本沒有自己的創新學,許多創新技法是從美國引進的。為了普及創新知識,自20世紀60年代起,他們不僅從小學到大學普遍開設了創新課程,為了彌補閑散人員無法進正規學校係統接受創新知識的不足,還開辦了星期日創新學校,免費向社會開放。日本政府規定,每年4月為日本國創新月,4月18日為創新日。當天,要獎勵往年創新成績突出者,一等獎高達50萬日元。韓國把每年5月定為國家創新月,5月9日為創新日,2001年,金大中總統親自出席創新日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俄羅斯、英國、法國、印度等國家,為普及創新學教育,都采取了諸多措施。
世界發展的曆史充分證明,重視創新者發展快,從而更重視創新;不重視創新者發展慢,從而也漠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