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何斷定是否得了心髒病(1 / 1)

作為一名心內科醫生,經常會有病人來問:大夫,我是否得了心髒病?這是一個很難立刻做出準確回答的問題。首先,我們來說一說什麼是心髒病。

從科學的角度講,沒有一個特定的疾病叫“心髒病”,它其實是所有和心髒有關的疾病的總稱,包括:先天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心肌病以及各種心律失常等許多類型的心髒疾患。

舉個通俗一點的例子,“心髒病”的概念就好像我們生活中經常提到的“水果”,雖然蘋果、香蕉、菠蘿、西瓜、桃子都叫水果,但是現實中卻沒有“水果”對應的具體東西。其次,醫生看病需要掌握足夠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第一:問診,就是向患者了解發病經過,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決定後續檢查的方向與重點,所以患者一定要認真聽醫生問的每一個問題,並盡量做出準確回答。

例如,你主要覺得哪兒不舒服?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出現?

這些症狀到現在有多長時間了?

大概多長時間出現一次這種症狀?

做過哪些檢查?

當時的醫生怎麼說的?

給你開了哪些藥?

怎麼吃得?效果如何?

老年人如果怕自己說不清楚,可以事先把發病情況寫出來,帶齊既往檢查的資料、所服藥物的說明書再來就診,這樣醫生才能掌握全麵的資料,做出正確的診斷。

第二:體格檢查,醫生根據問診的情況,對病人做一個全麵而又有重點的檢查,進一步尋找疾病的線索和證據。

第三:輔助檢查,在上述兩步的基礎上,醫生會開出一些化驗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X線拍片、心血管CT造影等一係列檢查,根據最終結果確定病人患的是哪種心髒病。當然,有時因為疾病表現不典型或者比較複雜,門診的檢查隻能提供一些線索,需要患者住院進一步檢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