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11世紀,人們就對傳說中的羅得斯島神像外形作出這樣的推測:巨像右手舉著投槍,左手按著長劍,柱腳是很高的圓柱,四周環繞著起伏的海浪。但有人提出異議,說太陽神阿波羅像應該是頭戴太陽光環,駕馭著馬車,馬車上載著一輪鮮豔的紅日,而且傳說中巨像的胯下能進出輪船。由於誰也拿不出確鑿的證據駁倒對方,爭論不了了之。
到了文藝複興時期,燦爛輝煌的古希臘文明使處在沉悶黑暗時代的人們目眩神迷,羅得斯島的太陽神巨像又一次激起人們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找出那些塵封已久的古代文獻,仔細研究後認定:羅得斯島的太陽神巨像兩腳寬寬地叉開,橫跨在羅德港的兩岸。阿波羅手持火把,威嚴地注視著往來船隻。在這裏,羅得斯島巨像被設想成燈塔,它為進出羅德港的船隻起著導航和保護作用。這個設想在崇尚科學、理性的近代遭到質疑。理由是:羅得斯島巨像高達33米,按力學原理,巨像兩腳間間隔最多隻有10米寬,這樣的跨度,稍具規模的船隻進出都有困難;而且若是這種姿勢,巨像的整體格局就會失去平衡。而據普林尼的記載和人們的傳說,羅得斯島太陽神巨像布局合理,氣勢非凡。進入20世紀,史學家對羅得斯島巨像的推測和爭論還在繼續。1919年,法國史學家弗。普洛薩提出,羅得斯島巨像應該是太陽神駕馭二輪四馬車,矗立在羅德港口。反對意見稱,據現有的殘跡看,太陽神絕非駕車姿勢,而且從力學角度看,這個底座根本無法支撐沒有根基的四匹飛馬的重量。 1932年,另一位名叫阿裏別爾。加布裏埃爾的法國史學家宣稱模擬出了羅得斯島的太陽神巨像:巨像為立正姿勢的裸體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緊貼體側夾著長矛。這不由讓人聯想起紐約港口的自由女神像姿勢,據說法國雕塑家奧古斯都。巴托爾迪正是受到羅得斯島太陽神巨像的啟迪,創作了舉世聞名的自由女神像。此外,有人提出疑問:羅得斯島巨像作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難道就是如此簡單的澆鑄而成嗎?而且,這種立正姿勢,也完全與原始的腳的站立姿勢相矛盾。爭論還在繼續。1956年,英國曆史學家蓋爾別爾特。馬力安根據他在羅得斯島找到的一塊浮雕,把巨像設想成這個形象:太陽神站在地上,右手擋在前額,雙目遠眺,左手背搭著一件長衫,長衫一直拖到地上,形成巨像的另一個補充支柱。但有人嘲笑說,馬力安把太陽神當成了一位角鬥士,或者幹脆是牧羊人,哪裏有神的氣勢和威嚴。
考古學家的努力似乎為了解真相帶來了一線希望。隨著對羅得斯島考古發掘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文物被發掘出來。一枚出自公元前3世紀的錢幣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枚錢幣上有太陽神赫利阿斯的頭像,經專家鑒定,這個頭像正是太陽神巨像作者哈列塔斯作品的臨摹畫。但遺憾的是,銅幣上隻有赫利阿斯的頭像,沒有身體,巨像的姿勢依然無法推測。也許將來有一天,考古學家們能為我們解開這個千古之謎。小小的羅得斯島,如今遊客眾多,羅得斯島居民依然享受著太陽神帶給他們的恩澤。隻是,滿懷憧憬的旅客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1984年春天,希臘政府提出準備修複巨像,也許這個決定會加快對巨像真相的揭示。不久的將來,世人也許能重新看到幾千年前曾屹立在這裏的太陽神巨像,領略巨像的雄偉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