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吉劄金字塔(2 / 3)

埃及的文明本身便是一個謎;而埃及中的金字塔更是一個謎。要想知道埃及的金字塔之謎,便先要知道埃及的曆史和對金字塔初步結構有了解。

“埃及的曆史”

埃及的文明是在公元前五千年至三千年間達到最高峰。以地理而論,埃及隻有尼羅河三角洲及兩岸狹小地帶才有肥沃的農田,但那些地方因太近尼羅河關係,常有很多地方因泛濫而被掩沒,而在埃及其他地方都隻是廣闊的沙漠,而在沙漠中,我們都可容易看到很多古跡,而在古跡中最為突出莫說是金字塔群。

組成金字塔群的主角是三座最有名的金字塔和人麵獅身像。這三座金字塔分別是: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卡夫拉王金字塔(Pyramid of Khafre)、曼卡拉王金字塔(Pyramid of Menkare)。

“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大金字塔在金字塔群中是最大的,而大金字塔建造時間約為4500年前,它的原始高度約為481.3949英尺,而目前高度為450英尺;並由大約230萬塊石灰石及花崗岩天衣無縫地接疊而成,其總重量達600萬公噸,比倫敦市所有建築物的總重量還重。它的外表並且覆蓋一層光亮的覆麵石,使得大金字塔在陽光下燦爛奪目、金碧輝煌,因而得名。

而從入口進入大金字塔,一開始便是一條呈26度角傾斜的下坡道,直行而下會遇到另一條上坡道;直下更是一條通達金字塔底部約350英尺長的下坡道。

在通道盡頭,是一間位於金字塔正下方600英尺的石室。上坡道則是一條向上呈26度的通道,通道內很難讓人直立起身體。

到達上坡道頂端後,迎麵而來的正是有名的“大甬道”;同樣保持26度角向上爬升。大甬道的下方有另外一條水平的通道,通向南方,高度為3英尺9英寸、長 127英尺,直通往所謂的“皇後殿”;在南北兩側,各有一條9英吋寬、8英寸高的通氣孔。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條通氣孔並沒有連結到金字塔外;沒有人曉得原因!而皇後殿內則自金字塔發掘以來便空無一物,到底這個石室的建造目的是什麼,還是謎團!

大甬道更是一大謎團!它的地板寬度有6英尺9英寸,牆壁高度有7英尺6英寸,隨之而上的是七層石塊,每層向內伸出3英寸,直到頂部密合,高度則達到28英尺。大甬道全長達153英尺,內壁是用巨形磨光石灰岩板緊密接合而成。

大甬道以26度的斜度向上延伸,又必須承受住在其上方百萬噸的重量,這種驚人的建築技巧及目的,實在是令人不解。

“卡夫拉王金字塔(Pharaoh Khafre Pyramid)”

而卡夫拉王金字塔的規模和大金字塔也不相上下,隻是高度稍為矮了幾英尺(447英尺)。它的基座每邊則長707英尺;它的主要入口有兩個,都位於北麵。

一個開在基礎石前30英呎的地麵上,另外一個則開在上方50英尺處。

如果從上麵的入口進入,走進的是一條25度斜角的下坡道;若從下麵的入口進入,同樣也是一段25度下坡道,進入更深的地下,然後通道逐漸變為水平路麵,這段路中會經過一間地底房間。繼續前進,又會遇到一條上坡道,直接與上方入口進入的通道相連接,而後又是一條水平的道路。

這條水平的通道高度有一個人高,前半段鋪的是花崗石,後半段是石灰岩,與金字塔外的地麵剛好同高,約200英尺長,直接通往位於金字塔中心的“墓室”。

這間房間東西長約46.5英尺,南北寬約16.5英尺。從地麵到天花板的高度有22.5英尺,頂部的兩邊石板分呈58度7分的斜角互相支撐著,這個斜度卻與金字塔外觀的斜度一模一樣。和大金字塔不同的是,它的上方並沒有像大金字塔王寢上方的“減壓室”(做為減輕屋頂負擔的重量)。4000年來,這個拱型屋頂默默地獨自承受500萬公噸的重量。支撐住這龐大的卡夫拉王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