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陰陽路(1 / 1)

老漁翁拉手中的漁網,卻怎麼也拉不動。漁翁往手裏吐了一口吐沫,搓了搓手。擼了一下袖口已經有些破洞的袖管。說了一句“娘的,這麼沉,今天的運氣不錯。”臉上的皺紋開成了一朵花,手中收網的動作一刻不停,突然漁翁驚叫一聲:“媽呀!”手也放開了漁網,隻見一烏黑的屍體在漁網裏。老漁翁穩穩了心神,長吸了口氣。嘴裏念叨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祖保佑。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雙手打開漁網,手無意的觸碰到屍體上。

咦!怎麼是溫的。手哆裏哆嗦放到這個屍體的鼻孔,有氣。活的,這是個活的。老漁翁把漁網中的魚快速的清理一下。把這個滿身青苔的人稍微的清理一下,破爛的長袍,真不知這人遇到了什麼,可憐的娃。老漁翁想著,抬頭解下掛在油燈杆上的酒葫蘆。拔開壺嘴,自己喝了一口。之後扒開躺在船板上的自己打到最大的“魚”的嘴灌了口酒。

“暖一下身子。”老漁翁說,好像昏迷中的常雨能夠聽到。常雨的靈魂如臨仙境,漫天雲霧,華光瀉地,曒若白晝。竹園佳竹蒙茸,空氣清新。惠風拂麵,百花馥鬱鮮芳。時而草叢百蟲唧吟,時而山間祥鳥翔鳴。卻見一年老者緩步徐行,常雨疾步追趕,卻未追上。那老者腳步時緩時急,時輕時重。常雨追了一程又一程,卻怎麼也追不上。心中氣惱萬分,向四周觀望,仰望,不見日月星辰;俯看,不見土地塵埃;遠望,小路通幽。

“好一處美景!”常雨歎道。向前行幾步,一條小溪潺潺現於眼前。水清澈見底,楊柳的枝條搖曳,水影妖嬈嫵媚輕舞。常雨玩心忽起,挽一下褲腿,赤著足就趟過了小溪。

常雨回頭一望,隻有一團團的霧氣在空中漂浮著。常雨心裏咯噔一下,“壞了!難道我過陰了。”眼前的小路還是幽長寂靜,隻是沒有了花草的生機,入眼的隻是枯枝和灰蒙蒙的天空。衰敗,腐爛氣息充盈著鼻孔。可是常雨感到是那麼親切自然,這種舒適感充斥了全身百骸好像等待了好久,那是生命中從未體會的快樂、愉悅。找了塊大石頭,常雨跳了上去。遠遠望見一座高高石台,坐臥群嶺之間的平地,兩旁是高高的陣柱閃著幽綠的光。分上、中、下三陣石相連,下窄上寬,背形如弓背平列,形成梯次。陣台和牆體皆由條石砌就,中間的陣台與下陣台由7級陡梯相連。下陣台外牆兩側,是兩個雕刻精湛的萬字窗,分別寓意萬德吉祥和萬德莊嚴。陣台外插著黑色閃著綠光的9尺大旗。

那是什麼地方,除了一條石級小路外,其餘盡是刀山劍樹,十分險峻。常雨隻好順著台階慢慢的向陣台靠去,沒走幾步遠遠望到,三個赤紅大字——望鄉台。

看到望鄉台,常雨腦海裏快速的回憶起有關望鄉台的記憶望鄉台是南無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體恤眾生不願死亡、惦念家中親人的真情實意,發願而成。讓亡故的靈魂,站在望鄉台上最後的看一眼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站上了望鄉台,能看到陽世的家宅,看到親朋好友,看到了自己已經死亡的肉身躺在那裏。沒有經曆過生離死別的人是不明白這種撕心裂肺的痛苦。這望鄉台上,不知承載了多少傷心的,悔恨的淚啊!常雨一臉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