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發生暴雨洪水災害全省奮起抗洪搶險救災陝西省水利廳(1 / 2)

2003年8月24日以來,我省發生了近40年來最為嚴重的持續性強降雨過程,江河洪水頻發,山洪、滑坡、泥石流大範圍發生,給廣大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失。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是降雨時間長,範圍廣,強度大。8月24日至9月1日,我省出現持續明顯強降水過程,持續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強度之大是1961年以來所沒有的。延安以南全省60%國土麵積發生強降雨過程。78個縣次降暴雨,富縣、潼關、洛南、寧陝、鎮巴、紫陽等縣日降雨量出現了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過程。寧陝縣8月28、29日兩天降雨量達346毫米,其中29日12-14時降雨量高達84毫米。9月1日至7日,全省除陝北部分縣外,持續陰雨天氣,不少縣發生了中雨到大雨,甚至暴雨天氣。尤其是9月5-6日,全省97個縣、區普遍降雨,30個縣降雨量超過50毫米,鎮坪、紫陽、鎮巴、石泉等縣降大暴雨。

二是渭河下遊洪水持續時間長,洪水位和來水總量均為曆史最大值。到9月5日上午8時,華縣站來洪總量達15.4億立方米,占到多年平均徑流量的20%多,超過了建國以來最大的“54”型洪水總量。

三是江河洪水頻繁,洪峰量級大。全省有55條河流發生洪水,占全省設站河流的75%以上。渭河、漢江幹流及24條江河出現超警戒洪峰,4條江河出現超保證洪峰,一些河流反複出現洪水。渭河在5天內連續出現3次洪水過程。漢江安康段於9月1日、9月6日兩次出現15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

四是防洪設施損毀嚴重,渭河下遊幹支流堤防險象環生。目前統計,全省損壞主要幹支流堤防443處,長363.3公裏,堤防決口5處,損毀水文站17座,損壞其他水利設施950餘處。渭河下遊幹支流堤防發生險情111處,渭河尤孟段堤防及華縣三條南山支流堤防發生了5處決口。預估水毀工程損失達1.6億元。

五是山洪、滑坡、泥石流災害大麵積發生。全省有15個縣發生了極為嚴重的山洪災害,發生滑坡、坍塌、泥石流3102起,造成20多萬人受災。寧陝縣流經縣城的河流出現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縣城基礎設施基本損毀。

截至9月5日12時,全省共有68個縣區、610個鄉鎮、3個國有農場、307萬人受災,倒塌房屋9.4萬間,因暴雨山洪死亡20人。農作物受災麵積1080萬畝,成災440萬畝,絕收175萬畝,減收糧食150萬噸,近40萬畝基本農田被毀,7條國道、16條省道和60多個縣的縣鄉公路遭到不同程度水毀,有114條公路中斷,毀壞路基1076公裏,損壞輸電通訊線路2152公裏。一批學校、衛生院、城鎮基礎設施遭受損失。據初步統計,這次暴雨洪水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9.8億元。

我省遭受曆史空前的暴雨洪水災害,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關注。9月4日以來,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多次詢問陝西災情,並作重要指示,還委派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慰問受災群眾和奮戰在抗洪第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公安幹警和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回良玉副總理和華建敏秘書長也分別對我省的抗洪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邱瑞田副主任帶領工作組深入災區,指導抗洪搶險,緊急預撥1000萬元資金、50噸鉛絲、50萬件編織袋、5000個鉛絲籠網片及全地形車支持我省抗洪搶險。黃河防總也及時派出專家組和5個搶險技術組幫助我省開展抗洪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