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幫助我們增強了解決渭河流域重點和難點問題的信心與決心。渭河流域當前的突出矛盾是水量緊缺,特別是生態用水嚴重不足。專家們一致認為,適當由外流域調入一些水量是必要和合理的。引洮濟渭在近期是現實可行的。錢副主席建議黃委會查明渭河來水變化的情況,盡快提出引洮濟渭的方案。這是實施渭河流域綜合整治的重點工程,我們要全力以赴配合做好前期工作。三門峽水庫高水位運行造成的渭河下遊嚴重淤積和洪澇災害,是陝西人民的心腹之患。錢副主席指出,要盡可能降低潼關水位,研究進一步改建三門峽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在小浪底有充分庫容的情況下,解除三門峽的防淩、春灌任務,保證三門峽盡量敞泄,原則上不應該因為發電抬高壩前水位,在發電服從降低潼關高程的前提下,進一步研究三門峽水電站的存廢問題。並要求中國工程院西北水資源項目組研究後寫出報告。這是解決渭河下遊嚴重淤積和洪澇災害的根本性措施,是陝西人民多年來企盼解決的一件大事,我們將全力配合中國工程院西北水資源項目組做好調研工作。
第四,幫助我們明確了關中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的方向。針對渭河流域水資源狀況,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提出,必須把節水作為首要的戰略措施。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兩院院士潘家錚指出,必須抓緊產業結構轉軌,積極發展耗水少,產值高,有地方特色、地方優勢的產業。兩院院士張光鬥指出,應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用水少的產業,使工業產值在增加幾倍的情況下,用水量增加不太多。這就幫助我們明確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的方向。
根據考察團在此次考察活動中發表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在與省政府、省政協交換意見會上錢正英副主席的講話和兩院院士張光鬥、潘家錚等六位專家代表的發言精神,我省在實施渭河流域綜合整治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做好渭河水資源的評價,注意研究入境水量的變化趨勢,科學預測入境水量,合理計算水資源總量。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轉變關係,合理確定地下水可開采量。
二是科學製定用水規劃。按照“以供定需、節約用水”的原則,綜合考慮充分利用天然降水、發展旱作農業以及工業與農業結構調整、城鎮規劃布局、生態環境建設等因素,合理預測經濟社會發展分階段的需水量,製定切合實際的經濟發展方向和用水規劃。
三是抓好節水。針對水資源短缺的實際,全麵抓好農業、工業和生活節水。農業節水方麵:調整作物結構,大力推廣經濟效益高、耗水量小的作物;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和旱作農業技術,盡量降低農業用水量在總用水量中的比例。工業節水方麵:調整工業結構,逐步淘汰高耗水工業;提高水的重複使用率;推廣先進生產工藝,推廣清潔生產,降低單位產品的耗水量。生活節水方麵:努力杜絕水的漏失,包括管網係統的漏失及用水設備的漏失;大力推廣應用節水器具,倡導節水光榮的新時尚;建設汙水處理廠,發展中水回用係統,提高汙水回用率。不論農業、工業、生活用水,都要充分運用水價等經濟手段,促進節約,努力建設節水農業、節水工業和節水社會。
四是抓好汙染防治工作。渭河流域最大的水危機是水質汙染,要加大防汙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關閉汙染嚴重的小企業;加大城鎮汙水處理力度;合理適度使用化肥和農藥,努力減少農業與社會水源汙染;加強垃圾處理;合理征收排汙費,促使企業減少排汙和汙水處理企業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