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根據農業發展狀況,適度調整水價,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灌區地下水涵養。
④提高管理水平,實現灌區管理的現代化。集中解決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聯合運用、水利工程的聯網調度、科學計量征費等問題。
(2)工業節水。
①調整產業結構。按照國家“以水定產,以水定規模”,“在缺水地區嚴格控製高耗水項目建設”的精神,今後本區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旅遊產業、軍工產業為主,適當限製能源、原材料、造紙、化工、紡織等高耗水產業的發展。
②結合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更新換代提升工業節水水平。擬從“十五”開始,有步驟地進行工藝改造,推行清潔生產,減少排汙。推行集中供熱、電熱聯產,回收利用鍋爐冷凝水。
③增加技術投入,提高節水技術含量。加強節水技術研究,吸收、引進和節水實用技術推廣。從“十五”開始,全麵推行工業用水的水平衡測試,提高企業用水水平。
④製定陝西省分行業用水定額、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參照體係等技術標準,強化工業用水監控。
⑤采取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促進工業節水,實行節約用水措施與取水許可同時論證、同時審批製度,合理調整水價和水資源費收費標準,實行“三到位”,即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責任製。
(3)城市生活及公共用水。
①改造城鎮供水管網,減少跑、冒、滴、漏。管網輸水損失,2010年由現狀的12.5%降低為10%以下,2020年降低為8%以下。
②推廣節水器具。2005年,新建住宅、公共設施必須安裝新型節水器具,節水器具推廣率達到60%以上,2010年推廣率達到100%。
③積極推行分係統供水。賓館、飯店和城市住宅小區逐步建設“中水道”和汙水回用係統,“十五”期間先行試點,“十五”後推開。
④全麵加強計劃供水,杜絕浪費。把節約用水和用戶經濟利益聯係起來,2005年達到100%裝表計量收費。按照國家計委《關於改革水價促進節約用水指導意見》,積極推行水價改革。
⑤出台《陝西省節約用水管理辦法》等法規、政策,把節約用水納入法製軌道。
⑥開展經常性的節水教育,培養公民的節水、惜水意識。
(二)實施區外調水,增加渭河水量,緩解國民經濟和生態環境需水壓力
1.引洮入渭工程
引洮入渭工程是解決關中地區缺水問題和改善渭河水環境的重要工程。
洮河是黃河上遊的一級支流,多年平均徑流量53億立方米。由於受當地自然條件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限製,洮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很低,據甘肅省預測,到2020年,全流域總用水量僅6.2億立方米。因此,在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實施前,洮河完全具備向渭河調水10億立方米(進省水量7億立方米左右)的可能性和現實性,重點解決渭河以北、涇河以西、寶雞至鹹陽區間的城市工業和城鄉生活用水。南水北調西線部分實施後,引洮入渭規模可增至20億立方米。除去上遊用水,調入我省境內的約15億立方米。
引洮入渭有獨立運用和與甘肅九甸峽水庫聯合運用兩個方案,共四條比較線路,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推薦獨立運用的岷縣調水線路,即從岷縣以下約5-8公裏範圍內築堤壩水閘樞紐取水,進水閘後直接接越嶺隧洞,洞長約24公裏,出口位於甘肅漳縣菜子川鄉附近,出洞後進入渭河支流榜沙河。
引洮入渭的調蓄工程,規劃在渭河林家村以上,新建小水河和六川河兩座水庫,通過引幹入支工程調蓄引洮水量或渭河幹流水量。新建水庫的總庫容4.8億立方米,調節庫容4.47億立方米,連同寶雞峽渠首加閘和灌區四座塘庫的庫容一起,總庫容可達到8.38億立方米,調節庫容約6.96億立方米,完全可以滿足近期引洮工程和寶雞峽區調蓄的需要。遠期再興建林家村以上通關河水庫和聯網配套工程。
在新建兩庫調蓄工程中,小水河引渭入支蓄水工程的庫容最大,既可引蓄洮河調入水量,在引洮工程實施前也可先行引蓄渭河非灌溉季節水量,以滿足當前城市工業及生活用水的迫切要求。小水河水庫是整個引洮的控製性工程之一,在調水區與受水區之間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已被我省列為近期實施項目,前期工作已進入立項階段。小水河是渭河林家村以上第二大支流,流域麵積405平方公裏,平均年徑流量0.73億立方米。規劃水庫位於河口峽穀段,按照引洮的需要和壩址地形地質條件,規劃最大壩高約130米(上壩址)、145米(下壩址),水庫總庫容約3億立方米,調節庫容2.89億立方米。小水河引渭渠首位於小水河河口以上約30公裏的渭河幹流椿樹灘,引水渠線長19.55公裏,全部為洞線。
該項工程近期估算總投資48億元,其中引水樞紐及越嶺隧洞需投資15億元,小水河引渭入支蓄水工程需投資15億元,六川河越嶺隧洞及寶雞峽灌區現有四座水庫改造及聯網需投資17億元,河道整治需投資1億元。
2.黃河幹流古賢水庫引水工程
古賢水庫是黃河北幹流下遊規劃中的一座特大型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壩址位於壺口瀑布以上約10公裏處,具有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修建高壩大庫的地質條件。壩址以上流域麵積49萬平方公裏,占總流域麵積的61.6%。多年平均徑流量385億立方米,占流量總水量的66.4%。多年平均輸沙量10.1億噸,占黃河輸沙量的63.1%,基本控製了黃河粗顆粒泥沙的全部來源。古賢水庫距禹門口約80公裏,是陝西省渭北黃土高原和晉西南地區工農業生產、城鄉生活最理想的供水水源和唯一的供水途徑。由自然地理條件所決定,古賢水庫在整個黃河開發與治理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古賢水庫的任務是以防洪、減淤為主,兼有供水、發電、航運、養殖等綜合利用目標。規劃為黏土心牆堆石壩,最大壩高186米,總庫容160億立方米,調節庫容46.5億立方米,水庫攔沙量160億噸,壩後電站裝機容量260萬——300萬千瓦,保證出力70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80億——90億千瓦時。樞紐工程混凝土工程量約0.025億立方米,土石方開挖量0.26億立方米,土石方填築量0.636億立方米,估算靜態投資為180億元。
古賢水庫建成後,可使北幹流100-200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不超過每秒1萬立方米,保證三門峽水位不超過314米高程,大大減輕對渭、洛河下遊的危害。當遇200年以上洪水時,可與小浪底水庫聯合運用,保證花園口斷麵的安全泄量不超過每秒2.2萬立方米,使黃河下遊防洪安全得到保證。古賢水庫具有較大的攔沙庫容,連同小浪底水庫的攔沙功能,可使黃河下遊河道50年不淤高,為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建設創造條件。在不考慮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建設的前提下,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則,古賢水庫可為晉、陝兩省工農業生產和城鄉生活共提供50億立方米水量,將會對改善當地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古賢水庫陝西供水範圍(稱龍門灌區)位於黃河以西、石川河以東,該區是我省關中地區水資源最貧乏的地區,人均占有水資源量157立方米,畝均占有水資源量僅50立方米。解決該地區缺水的唯一途徑,就是將古賢水庫早日建成。根據河段規劃,我省龍門灌區的總水量按照晉、陝各半的原則為25億立方米,其中工業和生活用水約10億立方米,農牧業及林業用水約15億立方米,總灌溉麵積約600萬畝。龍門灌區的開發方式,以古賢水庫自然引水方式為優,渠首引水高程585米,禹門口以上總幹渠長約85公裏,大部分為洞線。匡算灌區總投資90億元。
3.引漢濟渭工程
引漢濟渭工程,是我省遠期解決關中地區嚴重缺水的跨流域調水方案,是正在進行中的省內南水北調總體規劃所選定的三條引水線路中,引水規模最大的一條線路。
引漢濟渭工程初選了兩個調水位置。
一是從幹流黃金峽水庫(待建)調水。漢江幹流規劃最上一級為梯級開發黃金峽電站。壩址以上多年平均徑流量約為73.6億立方米,調水從黃金峽水庫死水位449米起,抽水揚程400米,至840米開始引水,設計調水流量每秒40-50立方米。調水線路沿金水河跨入佛坪縣椒溪河北上,越秦嶺彙入西安黑河。調水線路全長79公裏,其中跨越秦嶺隧洞長39公裏,彙入黑河幹流規劃的陳家坪水庫調蓄(陳家坪水庫總庫容2億——3億立方米),後流入渭河。
二是從漢江支流子午河的三河口水庫調水入渭。該方案先從黃金峽水庫抽水入三河口水庫,調蓄後,再引入渭河。
引漢濟渭年可調水13億——14億立方米,這一方案可分期實施,先建三河口調水工程,再建黃金峽200米抽水入三河口水庫調水工程。估計總投資70億——80億元。
(三)堅持合理開發,優化配置當地水資源
據“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研究成果,當地水資源尚有11.2億立方米開發潛力,我們規劃於近期建設涇河東莊水庫、輞川河李家河水庫、洛河引幹入支南溝門水庫及一批小型水利工程,並在部分灌區增打一些機井,在渭北塬區推廣集雨窖灌,使當地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1.東莊水利樞紐工程
東莊水利樞紐工程是我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首選水利項目。該項目建設對緩解關中地區嚴重缺水,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東莊水庫是一項以防洪、城市供水、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和減淤的綜合性大型水利工程。總庫容15.16億立方米,其中調洪庫容7.76億立方米,調水調沙庫容5.63億立方米,死庫容1.77億立方米。水庫樞紐工程由攔河壩、溢洪道、泄洪洞、排沙洞、灌溉引水發電係統五部分組成,攔河壩最大壩高160.5米,樞紐工程總投資38.98億元。
工程建成後,一是通過東莊水庫蓄洪調洪,將涇河下遊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以上,徹底解決涇河下遊防洪問題。對以涇河來水為主的洪水,可將涇河100年一遇洪水與渭河相應洪水組合的洪峰流量,削減至渭河下遊堤防50年一遇設防標準;削減涇河50年一遇洪水與渭河相應洪水組合滿足目前渭河下遊堤防12年一遇的防洪能力;削減涇河20年一遇洪水與渭河相應洪水組合,滿足渭河下遊移民區堤防5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減輕渭河下遊三門峽庫區防洪壓力。二是每年可提供1.7億立方米的工業和城鄉生活用水,解決灌區內5座縣城、91個鄉鎮、187萬人、116萬頭牲畜的飲水困難,改善生活條件,加快城鎮化進程。三是每年提供灌溉用水4.46億立方米,灌溉200萬畝農田、果林和菜地。為灌區農業由單一的糧食種植結構向經濟型產業結構轉變提供基礎條件。四是增加灌區四旁林地麵積16.6萬畝,退耕還林63.7萬畝,使灌區林木覆蓋率由7.1%提高到27.6%,同時可增加地下水補給,遏製環境地質的進一步惡化,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五是水庫有近6億立方米的攔沙庫容,可通過調水調沙衝刷渭河下遊河道,減輕下遊淤積。六是樞紐電站裝機4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0.98億度。工程效益顯著。
2.南溝門水庫工程
南溝門水庫位於洛河流域最大支流葫蘆河口,控製流域麵積5449平方公裏。葫蘆河流域上、中遊植被良好,是洛河流域中一條清水河流。水庫多年平均可調節水量1.46億立方米。該工程是以滿足延安工業和城鎮供水為主,同時兼顧下遊生態用水和灌溉補水。建成後可向城鎮及工業生產年供水0.76億立方米,解決65萬人畜飲水問題,向退耕還林4.5萬畝生態環境提供用水0.135億立方米,向下遊關中灌區補充地表水0.365億立方米。
水庫壩高64米,均為土壩,總庫容1.89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39億立方米。引洛入葫工程低壩引水樞紐工程規模小,主要隧洞工程長6.8公裏,設計流量每秒10立方米。
該工程總投資7.8億元,其中水庫工程6.2億元,引洛入葫工程及輸水工程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