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社加快發展縣域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的研究
民生金融
作者:馬迎春
【摘要】縣域中小企業在加大政府稅收、解決民間就業、提高國民生產總值和進行技術創新等方麵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融資難的困境已經成為製約縣域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由於縣域中小企業普遍具有財務製度混亂、管理鬆散等問題,這使得縣域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普遍較低,金融機構對縣域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較大且審查監督成本較高,因此往往不願意為縣域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基於此,本文筆者就農村信用社如何加快發展縣域中小企業的融資業務展開研究。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 縣域中小企業 融資 改進措施
縣域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覷,農村信用社加快發展縣域中小企業融資業務不僅能夠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可以提高農村信用社創新能力和盈利水平,提升農村信用社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對其展開研究迫在眉睫。
一、縣域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分析
第一,縣域中小企業融資嚴重依賴自身積累。目前我國縣域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內源融資。在企業建立之初多是通過親友借款或者合夥集資辦廠,在發展階段多是通過企業利潤來進行自我積累,或是通過對企業員工股權授予方式來籌集,因此融資規模較小且融資結構單一。
第二,縣域中小企業融資主要來源於銀行貸款。雖然銀行貸款在縣域中小企業融資結構中所占比例遠小於企業自身的內源融資,但它是目前我國縣域中小企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縣域中小企業利用銀行的融資渠道主要包括三種方式,一是銀行抵押貸款,二是有擔保的信用貸款,三是對個人的抵押貸款和消費信用貸款。
第三,農村信用社對縣域中小企業的信貸融資呈現減少趨勢。在注重信貸效益觀念的引導下,農村信用社的信貸資金逐漸向非生產領域轉移,加大了對地區市政、交通和郵電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資金投入,而對縣域中小企業的信貸融資則自然減少。
二、農村信用社加快發展縣域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的對策
(一)設立中小企業業務部,對縣域中小企業的融資業務進行專門管理
長期以來,很多農村信用社都由信貸部來統一管理全社會各行各業的貸款,對縣域中小企業貸款、個人貸款和大型企業貸款等采取同樣的管理方式,此種粗放式管理不利於各種貸款業務的發展。筆者認為農村信用社要設立中小企業業務部,該部門專門處理縣域中小企業的貸款業務,並且采取單獨的考核機製,以此為縣域中小企業提供更為貼心和優質的信貸服務。
農村信用社中小企業業務部由綜合管理崗位、風控經理崗位、客戶經理崗位和審核授信崗位等四個崗位組成,每個崗位工作人員的職責和工作內容不同,其中綜合管理崗位負責本部門與政府管理部門、外部擔保公司的業務合作,以及本部門的後勤工作;風控經理崗位在客戶經理的基礎上,對客戶資料進行詳細調查和分析,同時負責縣域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分類、風險預警和呆賬核銷等;客戶經理崗位負責尋找目標客戶並且進行客戶關係維護,同時負責前期征信和授信調查、貸款管理等;審核授信崗位負責審核縣域中小企業的授信和貸款定價。
(二)簡化縣域中小企業貸款審批流程,提高業務人員工作效率
縣域中小企業融資具有次數頻繁且金額較小的特點,而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審批流程通常比較繁瑣,這會增加單次貸款的成本,有時貸款周期過長會嚴重製約縣域中小企業的擴大再生產。因此筆者認為,農村信用社中小企業業務部應該根據縣域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構建批量化和標準化的縣域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流程,並且提高業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切實降低縣域中小企業的貸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