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守泉待蝦——蝦泉(1 / 1)

小問號

在暗無天日的洞穴裏流出一條條肥美的魚兒,這是一件多麼神秘、幸運的事。可是,在廣西右江北岸蝦山的山腳下,還有個奇特的洞泉——“蝦泉”。這個“蝦泉”,在距離廣西平果縣城28千米的果化鎮思案屯旁,因為這個洞穴一年四季天天產蝦,因此而得名。那麼,蝦泉裏為什麼會產蝦?人們是怎樣來捕捉蝦泉裏的蝦?為什麼捕蝦也是一條神秘之旅?

蝦泉是人間奇景。在右江岸邊有一個普通岩洞,洞口離江水麵有一米多高,泉水清澈明淨,一股清泉從洞裏噴湧而出,流入右江,泉水冬暖夏涼。群蝦就從這清泉裏噴湧而出……這裏就是蝦泉。

蝦泉裏的蝦遊出了一條神秘之旅。夜晚,一隻隻大蝦,從右江岸邊沿著泉溪慢慢地向蝦泉遊來。先是稀稀落落,然後是成群結隊,最後是密密麻麻。尤其是靠近午夜時分,蝦群便雲集在江水和泉水彙合的淺水窪裏。在朦朧的月光下,無數隻小米粒般的蝦眼,就像萬顆小珠閃爍著紅光,神秘異常……當蝦湧到泉口下30多厘米高的水波時,稍停片刻。接著,蝦群爭先恐後地逆水奮進。被泉水衝下來,一次不成,又接連二次三次拚力上溯,那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歎為觀止。待蝦群衝上泉口以後,便“悠然自得”地進入泉水深處,從此便不知道什麼時候再重新出泉了。

捕蝦對外行人來說,也是一條神秘之旅。逮魚摸蝦是一項技術,而守泉待蝦更需要一定的本領。捕蝦的人並不是把蝦籠安裝在泉水流出的道口就萬事大吉了。一是要掌握捕蝦的季節。蝦泉的出現已有幾百年了。每年農曆3~4月,是蝦泉產蝦最多的季節。如果是大雨過後,河水渾濁,又是月黑風高的夜晚,那產量就更高了。五月初的一個夜晚就裝得40多斤。有時一個夜晚就能捕到80~100斤。夏秋季節也有蝦,但由於蝦泉被上漲的洪水淹沒了,隻能用網來捕撈。冬季,很少有蝦了。人們根據蝦的習性,總結出了一整套的經驗,還編成了順口溜在當地“蝦民”中傳唱:“白日蝦公不離窩,天越黑暗蝦越多。3月4月無月夜,一晚來蝦兩大籮。”二是要把握好捕蝦的時間。蝦是喜歡夜間活動的,而且夜間逮蝦不難,在泉口,隻要安上一個蝦籠,坐在泉邊,就完全可以“守籠待蝦”了。可是,必須懂得一點科學,知道蝦子不僅膽小,而且是特別怕光的。即使是晚上裝籠捕蝦時,也不能長時間照電筒。不然,就會把蝦嚇跑。在朦朧的月光下,隱約看見群蝦彙集到泉水流下的地方,然後沿著流水兩邊的石壁爭先恐後往上爬,一直進到蝦籠。

蝦泉裏的蝦比一般蝦的腳短肉肥,而且煮後味道具有香、脆、肥、嫩的特點,這不僅為當地帶來財富,也使蝦泉更富盛名。在美麗的右江沿岸,這樣產蝦的洞泉特別多,至於為什麼這個地方的洞泉會產蝦,這個洞蝦體態和味道為什麼特別?這些答案還有待於人們去一一尋找。因此,許多人來到平果縣觀光考察的時候,都不會忘記看一看神秘的蝦泉,都想品嚐一番神秘的美味……

“小檔案”

為什麼會有魚泉、蝦泉呢?原來,像魚泉、蝦泉這些地方都是石灰岩地帶,地層發生褶皺、斷裂,經雨水長期淋蝕,形成了無數的地下河,地下河的河水通過洞口往外流淌,稱為流泉。當暗河與天坑(垂直的山洞)、地表河流相溝通,漲水時,魚蝦就有機會從池塘、水庫、溪流、河源進入暗河。暗河裏冬暖夏涼,魚蝦選擇最有利生活的回彎處,成群結隊地留居在“小天地”裏,越夏過冬很少露臉。當春雷響,流水急的時候,水裏的魚蝦受到驚嚇,於是,躍然而出,便成了魚泉、蝦泉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