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張草圖與一幅神秘巨畫——納斯卡(2 / 2)

納斯卡穀地上的巨畫雖然被人們發現,並不意味著它不再神秘。相反,越深入研究越發現它有著太多的神秘之處。這些已有上千年曆史的怪異圖案,每隔一段距離就重複一次。科學工作者通過測量發現,這些圖案不僅層次分明,而且間隔適度,有些相同的圖案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其精確度令人吃驚。重複的圖形幾乎完全相同,如,兩個三角形的角度差不到1度。這些圖形在陰影的陪襯下更顯得栩栩如生:飛鳥像在展翅飛翔;猴子像在戲耍跳躍;鱷魚像在張嘴吃食……研究它的學者們,從科遜克開始,一直在思考繪畫者的意圖。起初,科遜克提出了假想,認為它是一部巨大的天文曆書。因為有一天,他與拉亞赫觀察巨鷹圖的時候,突然發現沉沒在遠方地平線的太陽光和與鷹喙相連的直線恰好重合,這一天正是冬至。6個月後的夏至,他又注意到西沉的太陽光線又與這條線重合。遺憾的是,不久科遜克就去世了。1968年,拉亞赫邀請邀請美國著名天文學家C·侯坎茲教授去納斯卡探秘,經過反複驗證後認為它不是一部天文曆,冬至、夏至那天的光線重合完全是一種巧合。後來,又有人提出納斯卡巨畫繪製應歸於宗教原因,有的甚至提出那是外星人的機場,禿鷹、蜘蛛、三叉箭頭等是太空船著陸的路標,等等。

爭來議去,幾十年過去了,一張草圖發現的神秘巨畫,仍籠罩在迷霧般的神秘裏。

“小檔案”

關於納斯卡巨畫,專家們還發現,它們的麵積異常龐大,隻有在800米的高空才能窺視全貌。可是,當地周圍既無高山也無丘陵,作畫的人不可能根據事先畫好的圖紙,按詳細的尺寸在地麵上進行放大,因為那裏的地形非常不規則,如果采用放大的方法,就需要遙測儀、經緯儀和其他測量儀器才能準確地勾出輪廓。當時,這一地區也隻是處於青銅時代和冶鐵時代交替的曆史階段,是處於原始的社會狀態下,難道那時他們就已經掌握了垂直升空的技術手段了嗎?有人說,這些巨大的圖畫根本就不是地球人的作品,而是天外來客所為。也有人說,作畫的人是乘坐熱氣球升空,設計地麵上圖案的。因為有人在作畫現場發現了一些黑色的石子和一些織物的時候,就聲稱他們找到了當時古代人作畫的一些工具。這些黑色的石子是一種燃燒值很高燃料,這些織物,很可能就是當時被用來縫製氣球的。他們認為,古代納斯卡居民,就是乘坐用黑色石子燃燒加熱升空的熱氣球來進行作畫的。可是人們無法把在當時就掌握了歐洲18世紀才發現的氣球升空技術的古代納斯卡人和現代仍然落後的納斯卡人聯係在一起。那麼,古代納斯卡居民是不是現代納斯卡居民的祖先呢?如果不是的話,他們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了?納斯卡巨畫越來越神秘了,至今仍是一個懸而未解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