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神力王在北山口外鳳翅嶺紮營,南北八十餘裏的連營,東西有五六十裏。這毛瑞聽說,帶著他那一百二十名兵齊來至大營,先到前鋒營胡大人那裏稟見。此時統帶前鋒營威勇隊,是記名總兵胡忠孝;總理前鋒營營務處,是李慶龍,正在中宮帳打算派人探山,聽見差官回話,說有雄橋鎮的把總毛瑞稟見。胡大人正愁沒有向導,一聞此言,吩咐叫他進來。不多時,毛瑞入大帳,先請了安。胡大人問:“你就是雄橋鎮的把總嗎?”毛瑞答應說:“是。”胡爺說:“你來何事哪?”毛瑞把給上憲告急行文、自已兵少、搶賊人的馬匹等事俱皆回明了。又問了他一回此處的風俗人情,叫他下去把他帶來那一百二十名兵花名冊,交文案,歸本營前右營,吩咐已畢。
隻見自外邊有神力王爺的差官,擎著一支令箭,說:“參將李慶龍聽令!王爺派你探峨嵋山北山口,急速前往!有令箭在此。”病二郎接令,挑了五千名馬隊,自己結束停當,又托付胡大人說:“我要是此一去至正午不回來,大哥派人接應我就是。”說罷,自己帶馬隊出離了大營,至峨嵋山東西山口一瞧,就是東西兩座山頭,並無有一人把守。往南走一條大路,李慶龍先派了幾個官兵去探聽探聽,少時回來稟報說:“裏邊並不見有一人,也沒有賊營。”李慶龍說:“我兵前進!”走了有五六裏之遙,見迎麵橫著有一道山梁,攔住去路。那山崗高有二裏之遙,往上去有一條大路,半山腰中有一個石碑,上有朱砂紅字,上寫:“探山之人,至此必死!”山崗之上有十數棵鬆樹,當中有一杆白旗,上寫“天地會”三字,並不見有一人在上麵把守。李慶龍瞧了多時,怕裏邊有埋伏,吩咐退兵,回大營見王爺交令,細稟王爺此事。神力王說:“你下去就是。”
過了幾天,馬成龍討令探山。神力王甚喜,派他帶八百步隊,與謝祿、韓虎一同前往。馬成龍至天晚,帶官兵找向導,一同前去。有人舉保鐵叉小二郎毛瑞,他乃本地人,常入山打獵,人地相熟。馬成龍派人去傳毛瑞前來問話。少時,有人把毛瑞傳來,給馬大人請安,說了一回地理。馬成龍說:“甚好,你跟我去探東山口!”說罷,帶人馬一同奔東山口。
天有三更時分,進了東山口,走了有七八裏地,見前邊一塊平川之地,當中有一根高杆,上掛著一個燈籠,上邊有字,上寫:“探山之人,至此必死!”馬成龍帶著那些個官兵一直的往前走,方一到那高杆之下,隻聽“嗬吱”一聲響,南邊一聲炮響,北邊又一聲炮響,從後邊有一支人馬列隊,人人勇躍,個個爭先,號炮齊鳴。為首有兩個頭目,俱是頭戴三角白綾巾,二龍鬥寶,鬢插白鵝翎兒,藍綢子箭袖袍,皮連帶係腰,紫緞子戰裙,青緞子快靴。一個是麵如蟹殼,長眉大眼,年約三十以外,手執九耳八環刀,在南邊站著。北邊站著一個是麵如茄皮,短眉毛圓眼睛,五短身材,年在二十以外,手使渾鐵軋油錘,雙手一擺,說:“小輩別走!今有巡風會總喬英在此等候多時了。”那邊使刀的說:“有當值會總聞太在此!”毛瑞回身擺叉,照定那喬英就是一叉。山東馬回身照定聞太,搶手中大環金絲寶刀就剁。聞太用九耳八環刀往上一迎,“克嚓”一聲,那九耳八環刀削為兩段。成龍趁勢一刀,結果了聞太的性命。那邊喬英也是用錘往外一晃,“克嚓”掄錘就打,二人大戰。謝祿、韓虎、馬成龍三人一同過來,說:“好一個教匪!我等來結果你的性命就是了!”喬英看勢不好,派手下四千賊兵一擁齊上。馬成龍帶領那八百親兵,與毛瑞、謝祿、韓虎一同殺奔東山口外,回歸大營,去見王爺交令,細稟在山口內哨探遇賊人打仗之事,也沒有探出明白的去路,不知吳恩有多少人馬。神力王說:“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