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伯母認為他們不夠孝順。並且因為贍養伯父伯母的關係,雨寶和自己的兩個堂姐妹也產生了矛盾。雨寶的伯父晚年患了白內障,老人要求雨寶送他去醫院做手術,但雨寶夫婦怕花錢一直沒有去。於是雨寶的堂姐就準備給自己的父親做白內障手術。有一天,雨寶的堂姐夫把自己的嶽父接到醫院準備做手術。雨寶的妻子聽說了這件事,就跑到了醫院裏和堂姐吵了起來。雨寶夫婦認為,堂姐給她的父親做手術讓他們去了麵子,因為人們會認為他們對嗣父母不孝順。最後,雨寶伯父的手術做了,是雨寶的堂姐妹花的錢,但因為這件事,雨寶夫婦和堂姐妹的關係變得更加糟糕。
在上述事例中我們看到,雨寶的伯父有兩個女兒,但他沒有讓自己的女兒繼承財產並承擔贍養義務,而是過繼了自己的侄子作為自己的嗣子。但是顯然,侄子對伯父的贍養不能使伯父的兩個女兒滿意。嗣子處於一個困難的境地:如果他的嗣父的親生女兒承擔了贍養的義務,他雖然減輕了負擔,但是卻在眾人麵前丟了麵子。因為嗣父的女兒隨著嗣子的確立已經免除了贍養義務,如果她們承擔了本不應該由她們承擔的贍養義務,人們就會認為嗣子沒有盡到義務,他就可能受到輿論的譴責。如果是女兒繼承財產贍養父母,由於親情,自然較之侄子對老人的贍養質量要高一些。但在注重宗祧繼承的社會氛圍裏,女兒由於無法繼承宗祧而不能成為繼承人。
在平安村,另一種常見的過繼方式是外孫繼嗣外祖父。實際上,在平安村“外甥”和“外孫”都被稱作“外甥”。這種繼嗣方式和招婿的方式在宗法上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宗祧和家產的女係繼承,但由於沒有女婿這樣一個無血緣關係的男人進入家族,更容易為村民所接受。而且,由於外孫和外祖父母的直係親屬關係,這種情況下要比外甥和舅父舅母的關係相處得更好。在平安村有三個外孫承繼外祖父的事例發生。他們都很好地承擔了贍養外祖父母的義務,家庭矛盾也比外甥承繼舅父的情況要少得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嗣子的血統身份的要求逐漸鬆懈,因此,在有一段時間裏,也出現了把妻子的外甥(或侄子)立為嗣子的情況。老人們說,如果在以前,這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妻子的外甥(或侄子)和他的姨夫(或姑夫)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是,一個把妻子的外甥立為嗣子的事例最終卻以失敗的結果而告終,以下是這一家人的故事:
一個男人叫金海,他的妻子就是本村的娘家。金海沒有兒子,隻有兩個女兒。金海的妻姐嫁到了西邊的一個比較窮的地方,生有三個兒子。金海家沒有兒子,而他的妻姐覺得平安村比她生活的村莊生活富裕,因此就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了自己的妹妹。金海妻子的外甥來時隻有十多歲,金海和妻子把他養大,並給他娶了媳婦。金海夫妻和外甥的關係原來還比較好,可是自從娶了外甥媳婦以後就出現了家庭矛盾。兩代人經常為家務事吵架,特別是金海妻子和外甥媳婦之間的矛盾更嚴重。後來兩代人實在生活不到一起,金海就把外甥趕了出去。金海的外甥並沒有回到自己父母的家,而是住到了自己的舅舅家,並最終在平安村落了戶。金海最後還是給自己的大女兒招了一個上門女婿。現在,金海的外孫已經上小學了,兩代人在一起生活融洽。他們的外孫管他們叫爺爺奶奶,對家族裏其他人的稱呼也全都是男係的稱呼,如伯伯、叔叔、嬸嬸、姑姑等,目前在平安村這已經成了一種新民俗。
據我所知,在金海以後,有女無子的家庭,沒有再出現過繼“侄子”或“外甥”的情況,無論是丈夫的還是妻子的親戚。他們都采取了招婿的方式來解決財產繼承和老人贍養的問題。有關招婿婚姻的情況,將在第七章詳細論述。我了解到,招婿婚姻是較晚近才出現的現象。在此以前,在沒有兒子的情況下,人們首先想到的,仍然是過繼一個血親或姻親的兒子,讓他繼承財產並承擔贍養義務。隻是到後來,人們才發現自己的女兒可以完成同樣的任務,而且完成得更好。對財產繼承的男性壟斷的削弱和打破是需要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