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有一天,古佛慧悟人道,欲要降幅四海。
佛曰:“世間眾生,皆有四苦,謂之生、老、病、死。”
不料,世間聞者,竟是無人理睬!
為啥?
因為,別人初一,老子十五,誰他媽都跑不掉,知道也是白知道。
霎時,佛怒,佛開罵了:“有人四苦,有人八苦!所謂八苦,除卻生老病死,外加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盛。”
果然,聞者亦怒,張口就要大罵!
這下,佛樂不語,拂袖西去,頃刻雲端。
這是為啥?
因為,罵人,雖是一件極痛快的事情,卻也是一件賊痛苦的事情!
比如先前,佛怒,佛罵人,眾人聽!
比如而後,人怒,人罵佛,佛不聽!
再比如,此時此刻的冷月,身在冷府,神在山水!縱使燃魂焚心的怒怨,卻隻能在山水真境內飄蕩,而冷府後湖遠近,早已是空空蕩蕩無有人影。
所以說啊,怒罵,則勿要與參透佛心之人!更不要與拂袖佛行之人!
如若不然,便如冷月,落的個怒間添怒,怨中生怨!
“冷昊!!!你—給—我—等—著!”
須臾,山水真境自行消逝,冷月望著安靜如常的湖麵,低吼著所有罵不解恨之人都要放的狠話,咬牙切齒自不必說,周身吸納著湖麵止息,掀動一襲狂風,奔著冷昊書房而去。
此刻,冷昊書房前,易冷眾人已至。
“少主!丁天...”
“進來吧!”房內,冷昊聞聲意笑,不待趙丁天講完,便應聲接過,“還有你們,一並進來說話。”
吱呀~~~
厐關推門而入,正看見冷昊翹腿獨坐,悠然的嗅著杯中茶香,抬頭望著他時,嘴角笑意正消......
“好你個冷昊!”
不待話落,厐關忽然心驚,察覺周身正被強悍道息籠罩,霎時體內道息攀至巔峰,於空無中劃出一道殘影,眨眼出現在桌椅近前,然而,卻隻迎上浮空將落的茶杯,同一時間,耳旁傳來冷昊甚為平靜的一句低語。
“接好~為你煮的好茶,別給灑了。”
循聲望去,冷昊早已背身靜立窗邊,身後間隔有六處殘影,殘影消時,除卻厐關易冷之外,房內眾人驚愕不已!轉而,除卻曲語驚愕依然,在其他人眼眸深處,均是露出會心笑意!
禹步,九跡!
奠基,入道!
影步,六行!
築基,入境!
正所謂,入道艱,悟道難,行道入境更是堪比登天!
悟道,則順天而修!
入境,則逆天而行!
說來,破凡雖難,靈息雖艱,也隻不過入道初修的奠基之境,可與萬物生靈一樣,采納天地間無處不在的止靜靈息;
然而,隻有周天搬運,於築基境丹器生息,方可真正的道心入境,參悟道法逆天之玄妙,淩駕於萬物生靈之上!
人,乃萬靈之首!本意便是如此!
隻是,無奈古道殘傳,世人迷戀凡塵,隻道是人靈有別,卻不知真諦所在!更不知天地初開,化生萬靈時的人靈本源!
入境溯源,看似心間方寸,卻可身外萬重!其中的景外之景,影外之影,境外之境,均是源自體內殘存的古道之象,雖可幻生道法萬千,卻在乎修者一念,若能參悟虛靜妙義,得道而行道,行道而忘道,便可不依規矩,不受心思,得之在身,而應於心,憑手自然,身在意先。
境由心生,假境,影境,虛境,幻境,真境!
澄心味象,假象,影象,虛象,幻象,真象!
與之對應,身法分作禹步,影步,虛步,幻步,五行之遁!
然而,卻不僅限於此!
天地河海,何其廣哉!
山川異士,何其多哉!
正所謂,知其所知,謂之識!知其不知,謂之智!
“少主!!!”
此一刻,趙丁天花露藥性已除,與其弟趙有三一起,長吼一聲‘少主!!!’,咬牙抱拳跪向窗前,二人眼神之中,原本的霧霾之色化為烏有,取而代之是得償夙願的無盡快意!
他們雖不知影步屬於何等境界,但卻可以肯定必不屬破凡境,他們忠心輔佐的少主,早已不是冷月口中的破凡弱者!
“起來吧~”冷昊轉身時,額頭似有一道影刃閃逝,隻落在易冷與厐關眼中,那是踏入築基初境的標誌——本命道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