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弱智兒童病因的綜合診斷
弱智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疾病綜合體,對同一個體而言,其致病因素往往很少隻是單純一種,所以對弱智病因的診斷,應該是一種綜合式的病因診斷,這種診斷可按流行病學方法在群體意義上進行,也可按臨床研究方法在個案意義上進行。實際上,AAMD以及我國於1994年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修訂版》(CCMD-2――R)中公布的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采用的都是一種綜合分類方法。我們對三實驗區全體弱智兒童所做的綜合病因診斷也稱第二次病因診斷,是按個案方法進行的。其具體做法是:把常見臨床醫學病因的弱智診斷、亞克汀病診斷、社會文化型弱智診斷和遺傳型弱智診斷的標準和辦法結合起來,診斷出實驗區每一位弱智兒童的主要致病因素,再依據這些主要致病因素作用時間的先後、強度及持久性確定出可能的主病因。
3.2 秦巴山區兒童弱智常見臨床醫學病因分析
我們將課題組醫學專家依據臨床診斷標準診斷出的弱智兒童稱為常見臨床醫學病因已明弱智兒童。三個實驗區中,寧強實驗區共診斷出此類弱智兒童30例,柞水實驗區共診斷出47例,安康實驗區共診斷出21例。我們對秦巴山區三實驗區對這些弱智按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後順序進行分類,各種常見臨床醫學因素所致弱智比例的狀況。
三實驗區共同表現出的特點是,在出生前因素中,以遺傳性疾病所占比例最高,占三實驗區病因已明弱智兒童的13.26%,宮內營養不良次之,占三實驗區病因已明弱智兒童的7.14%;在出生時因素中,以產時窒息占比例最高,占到了三實驗區病因已明弱智兒童的24.49%;在出生後因素中,腦炎和腦膜炎占第一位的比例,約為17.35%,驚厥後腦損傷與生後營養不良占第二位,各占8.16%。
3.3 秦巴山區兒童弱智的碘缺乏病因
秦巴山區是曆史上有名的碘缺乏地區,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當地政府雖實施了補碘措施,但由於補碘強度、碘鹽加工方法以及群眾碘鹽使用方法等存在多方麵的問題,使得當地人群機體碘營養水平仍處於不穩定狀態。此外,我們在對當地成人進行調查時,發現當地存在較多的成年克汀病人,提示在兒童中存在著同類病症的曆史背景。基於這兩點,我們采用病例對照法,對三個實驗區輕度病因暫不明確弱智兒童中的碘缺乏病因進行了調查分析。
3.3.1 實驗區病因暫不明確弱智兒童血清T3、T4、TSH及尿碘狀況
1996年,對寧強實驗區病因暫不明確弱智兒童與正常對照組兒童血清T3、T4、TSH及尿碘測定。
結果表明,寧強實驗區病因暫不明確弱智兒童與智力正常抽樣兒童的血清T3、T4均無顯著性差異,但弱智組的TSH均值卻顯著高於(p<0.01)正常對照組,弱智組的TSH高值率也顯著高於正常對照兒童。這種現象從垂體―甲狀腺軸激素有異常的角度提示了該實驗區病因暫不明確弱智兒童有亞克汀病的表現;此外,弱智組與正常對照組兒童尿碘值低於100μg/L的比率的比較結果中,兩組兒童間無顯著性差異。這說明隨著當地補碘措施的落實和碘營養狀況的好轉,兩組兒童機體內環境的碘營養水平已逐漸趨於一致。
3.3.2 實驗區病因暫不明確弱智兒童聽力狀況
對寧強實驗區7-14歲輕度病因暫不明確弱智兒童與正常對照兒童的聽力檢查結果表明,輕度病因暫不明確弱智兒童平均純音閾值顯著高於正常對照組兒童的(p<0.01),純音聽閾的異常率也顯著高於正常兒童組。這種現象從聽力障礙的角度提示了該實驗區病因暫不明確弱智兒童有亞克汀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