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和少波相識在五年前的夏天。
安安至今清楚地記得,那天是1994年7月16日。在表哥的生日宴會上,安安一眼就喜歡上了表哥的同學少波。他的帥氣,他的俊朗,他的笑臉,令安安這個1976年出生的少女情竇初開。
安安的家在長沙,父親是某公司駐北海辦事處經理,母親是某單位職員。身為獨生女,安安從小就倍受嗬護。到廣州服役後,安安的心驟然變得空虛,少波的出現,馬上充實了她的生活。安安的腦海裏,常常浮現少波斯文得體的談吐,英俊瀟灑的氣度,笑意盈盈的眼睛,她強烈地渴望有一天能成為她心中的白馬王子——少波的女友。她深情地期待,她宿舍的電話,會因為少波的到來而響起。
一次次拿起電話又放下,放下電話又拿起,終於,安安忍不住撥下了少波的電話號碼。安安沒有料想到,此時的少波,也正在猶豫是否給她打電話。就這樣,兩顆年輕的心彼此吸引,碰出了愛的火花。
1995年2月14日傍晚,安安接到了少波送來的玫瑰。少波深情地注視著安安,然後拉著她的手,直奔聖母大廈的貴賓間。少波說:“今天,什麼都不能打攪我們,我要給你一個最快樂,最難忘的情人節!”原來少波在安安不知曉的情況下,早已預訂了這一切。
“情人節?”這是安安第一次聽說,“世上居然有這麼一個節日?”
少波用深情的笑臉回答了她。安安不記得那天吃了什麼飯菜,但那天的飯菜香,至今仍然飄在她的身旁。她感到自己無比的快樂,無比的幸福。用餐時,那兒免費給少波和安安拍了一張“寶麗來”快照,作為情人節對情侶顧客的特別禮物。安安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自己的錢包,至今放在貼身處珍藏,一有空暇就拿出來,重溫當時的甜蜜。
在安安眼裏,少波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男孩。他不但長得帥氣,而且特別細心,懂得疼人,尊重人,什麼事情都征求安安的意見。每周周末到什麼地方去,都由安安說了算,少波從不強行要求安安跟他去幹什麼。有一次安安回長沙了,少波還主動打電話來“長途請假”,說自己準備跟同事出去打桌球。回來後又馬上打電話,說自己到家了,請安安放心。這種甜蜜的感覺,是安安過去做夢也想不到的。她發現,她已經越來越在乎他了;而他,也一樣。
後來,安安退役回長沙參加工作了,兩人就保持著電話聯係。每天下班後,少波就拿50或者100元到附近的電信局去,給安安打電話,“彙報”自己當天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比如當天去了哪裏,做了什麼,跟誰在一起等等。“彙報”完以後就傾訴彼此的思念和愛慕,以增進兩人兩地分居時的感情。盡管每天的內容大同小異,他倆卻偏偏喜歡那種感覺。甚至是拿了話筒不說話,隻聽聽彼此的呼吸聲,他們也會認為是一種幸福。
一根電話線,拉近了他倆心靈的距離。少波和安安通常是一次性把50元打完,不夠就把另外50元投進去,估計錢差不多了就提醒對方:“呆會兒斷了線我就不打過來了。”每天都打,每次都是50或者100元,從不間斷。那時侯,少波每月的長途電話費高達一兩千元。兩人每月的長途電話費加起來三四千元。少波說:“如果我有10元錢,我願意為你花9元,隻留1元給我自己。”他是這樣說的,他也確實做到了。僅這一點,就讓安安每次回想起來都淚雨滂沱,難以自控。
為了愛情,安安舍棄了長沙的固定工作,成為了廣州某公司職員。在這裏,少波教安安學會了一首粵語歌《最愛》,並經常要她唱給他聽,連唱100遍。但是每次安安都隻連唱3遍就不再唱了,說:“留給以後再唱吧!”因此每次安安唱完後,少波總是笑她:“你還欠我97次呢。”
安安沒有想到,以前是少波要求她唱,而她沒有唱那麼多,如今卻情況倒過來了,即使是她願意認認真真地唱上千遍萬遍,少波也未必願意聽上一遍。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