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黃帝雄風越千年!

莫道此地空留黃帝陵,

且看我們的軒轅黃帝 沙場點兵上橋山!

黃帝走下龍車,揮手之間,旌旗如雲,兵戈如林,氣勢雄奇。扮演黃帝的演員,以渾厚的男聲,演唱《高原點兵歌》,壯士們呼號應和。

大風飛揚兮 黃河黃土黃,

高原點兵兮 彎弓射天狼。

金聲玉振兮 黃鍾奏凱旋,

華夏苗裔兮 金甲映日光。

軒轅樹高兮 千年發新葉,

祝禱和睦兮 社稷萬年長!

高高的軒轅旗升起,熊台拜將開始了。四個車隊,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色旌旗繞著軒轅旗飄揚、飛旋,最後環繞在軒轅旗周圍。華夏人文始祖黃帝,以他開天辟地的雄魄和神勇,以他經天緯地的智慧和功德,征服了四方,統一了天下,以戰息戰,以兵息兵,化幹戈為玉帛,迎來了遠古的中華興盛!

造字的文字始祖倉頡,舞動如椽巨筆,創造著東方第一行文字。他的身後,是改編自民間舞“判官筆”的筆聖之舞和竹簡舞。巨大的竹簡,上麵書寫刻鏤著類似甲骨文一樣的神秘文字,竹簡分合、散連,充滿了形式美感。

之後,甲士們跌仆、聚散,閃展騰挪,八麵威風。身懷絕技的器械和徒手武士,展示絕活。既有雄壯的大場麵,又有精彩的獨舞。舞到酣處,“黃帝”的《點兵歌》,變為萬人合唱:“大風飛揚兮,黃河黃土黃,高原點兵兮,彎弓射天狼……”歌聲激越、勇武、豪放。

第二樂章 桑田飛歌 嫘祖天梭

在序幕及第一樂章的粗獷豪放之後,第二樂章完全是優美抒情的女子表演段落,二者形成強烈對比,使人在審美體驗上獲得新奇的感受。

朗誦:

唧唧複唧唧,嫘祖造織機。

天梭如有神,展翅來複去。

唧唧複唧唧,嫘祖汗如雨。

天梭如有情,聲聲杜鵑啼。

蒼蒼茫茫的大千世界,春風盈盈,一片蔥綠。

一段美妙的春蠶吐絲獨舞,令人浮想聯翩。

嫘祖既是采桑養蠶的始祖,她自己也像春蠶吐絲一樣,為中華後人奉獻了智慧、情感和辛勞。

透明的銀紗般的蠶絲纏繞著,飛舞著,“人”在絲中舞動著,傾訴著,漸漸地,桑樹的葉子覆蓋了一切。

月亮升起來了。

一束月光,照耀著半空中一對神奇的“天梭”。“天梭”隨著古老織機的哢哢機杼聲飛動。

光線漸漸放大,人們驚訝地看到,一架造型奇特的織機上,高高地端坐著嫘祖。嫘祖的下方,一層層都是忙著織錦的女子。她們的衣著是寬袍大袖,露出白皙的玉臂玉手,玉手頻動,如同天梭,寫意而又傳神。

織機向前移動。

嫘祖和天女向前移動。

輕快優美而又典雅的歌聲《春滿四月桑花開》:

桑花黃,桑花豔,春滿四月掛橋山;

女兒嬌,女兒美,相聚梳妝沮水畔;

敬天地,立吾黃,夫君耕田黃河塬;

敬天地,愛家邦,姐妹蠶絲桑梓邊。

啊,桑花黃,桑花豔,女兒心中蠶絲香;

女兒嬌,女兒美,高天流雲身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