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個月末,寶寶就1周歲了。此時的寶寶很有幽默感,喜歡不停地戲弄爸爸媽媽。他們願意表達親近,也懂得運用親吻與擁抱的藝術。這是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啊!而未來又是多麼的令人期待!
11~12個月寶寶生長發育標準
11~12個月寶寶身體發育
在這個月,寶寶背部脊柱的三個生理性彎曲基本完成,即將擁有一個挺拔健康的身姿。成人或大孩子的體型呈曲線形,這主要是由於脊柱有三個生理性彎曲。兩個生理性彎曲,即頸部脊柱前凸和胸部脊柱後凸分別在出生後3個月左右會抬頭時和6個月左右會坐時形成。到了1歲左右時,寶寶就開始練習直立行走,在身體重力等作用下,脊柱出現了第三個生理性彎曲——腰部脊柱前凸。
雖然1歲左右第三個彎曲已經出現,但由於脊柱有彈性,再加上寶寶骨頭柔軟稚嫩,在臥位時彎曲仍可變直。而且脊柱的3個彎曲一般要到寶寶6~7歲時才固定下來,所以,爸爸媽媽要在寶寶小的時候開始,讓寶寶保持正確的坐、立、走的姿勢,使寶寶有一個挺拔健康的身姿。
身長
男寶寶的平均身長達75.4~81.2厘米;女寶寶的平均身長達74.8~79.6厘米。
體重
男寶寶的體重達9.34~11.64千克;女寶寶的體重達8.75~10.85千克。
頭圍
男女寶寶的平均頭圍分別為46.8~45.5厘米。
胸圍
男女寶寶的平均胸圍分別為46.6~45.4厘米。
牙齒
這個月的寶寶一般已長出6~8顆牙齒。
11~12個月寶寶動作發育
這個月的寶寶站起、坐下,繞著家具走的行動更加敏捷。站著時,他可以彎下腰去撿東西,也會試著爬到一些矮的家具上去。甚至有的寶寶已經可以自己走路了,盡管還不太穩,但寶寶對走路的興趣卻很濃。
11~12個月寶寶語言發育
此時寶寶對說話的注意力日益增加。能夠對簡單的語言要求做出反應。對“不”有反應,利用簡單的姿勢例如搖頭代替“不”。會利用驚歎詞,例如“噢……噢”。嚐試模仿詞彙。這時雖然寶寶說話較少,但能用單詞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並開始用語言與人交流。已能模仿和說出一些詞語,所發出的一定的“音”開始有一定的具體意義。寶寶常常用一個單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外外”,根據情況,可能是表達“我要出去”或“媽媽出去了”;“飯飯”可能是指“我要吃東西或吃飯”。
11~12個月寶寶情緒發育
1歲以後的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一般比較集中地表現在對某些事情的厭惡上。如果寶寶不喜歡吃媽媽喂的食物,會往後仰著脖子,甚至會毫不猶豫地把勺子扔掉或把碗推開。如果寶寶不願意把手裏的玩具拿給別人時,媽媽怎麼哄也不行;如果強行拿走,寶寶就會又哭又鬧,直到媽媽把玩具拿回來。
發育水平測測看
1不用扶,自己會站立嗎?
2拉著寶寶的手,他會交叉著邁步走路嗎?
3會用鉛筆亂畫嗎?
4會對鏡子裏的自己鞠躬、微笑嗎?
5會自己用杯子喝水嗎?
6會模仿使用梳子、刷子、勺子嗎?
7翻圖畫書嗎?
8看見吃的東西就叫“媽媽”嗎?
9撿球後再扔回去嗎?
10趴著抓東西放進嘴裏嗎?
※答“是”加1分,答“否”得0分。
評分結果
9~10分,優秀;7~8分,良好;5~6分,一般。
5分以下也不要擔心,1、2、5這三點為“是”就可以了。
11~12個月寶寶吃什麼、怎麼吃
寶寶怎樣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A :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會出現上皮幹燥、增生,角膜軟化,身體表皮也會幹燥,毛囊角化,且身體抵抗力低下,易感染疾病。動物性食物中含有維生素A 的主要有動物肝髒、魚肝油、魚卵、牛奶和禽蛋等;蔬菜類主要有胡蘿卜、莧菜、菠菜、油菜、芹菜、苜蓿、豌豆苗、番茄等;水果主要有杏、芒果、桂圓等。
維生素B 1:缺乏維生素B 1時,寶寶會出現消化不良、便秘、惡心嘔吐、疲倦、麵無表情等與腦膜炎相似的症狀。維生素B 1普遍存在於各類食物中,尤其以穀類、豆類及肉類食物中含量豐富。蔬菜主要有豆腐、黃豆芽、土豆等;水果主要有蘋果、荸薺等。
維生素B 2:缺乏維生素B 2時,容易發生嘴角幹裂、口腔潰瘍、角膜炎等。含有豐富維生素B 2的食物有雞蛋、牛奶、花生仁、黃豆、菠菜、空心菜、韭菜、雪裏蕻、黑木耳、海帶、海蜇等。
維生素B 6:維生素B 6有消腫止嘔、調節中樞神經的作用,寶寶缺乏時容易走路不穩。含有維生素B 6的食物有動物肉、魚、雞蛋、牛奶、核桃仁、胡蘿卜、柿子椒、紅薯以及香蕉等。
維生素B 12:又稱抗惡性貧血維生素,與神經係統的功能有關,長期缺乏會導致惡性貧血及進行性的神經病。富含維生素B 12的食物有蝦、雞肉、雞蛋、牛奶、豆腐等。
維生素C :有促進細胞代謝,增強抵抗力,促進鐵的吸收等功能,可防治貧血。含有維生素C 的蔬菜主要有番茄、白菜、油菜、芥菜、薺菜、雪裏蕻、茄子、蒜苗、辣椒、豆芽菜、花菜、莧菜、菠菜等;水果有獼猴桃、橙子、柑橘、柚子、檸檬、石榴、草莓、山楂、枇杷、棗、柿子等,這些水果有促進細胞代謝,增強抵抗力,促進鐵的吸收等功能,可防治貧血。
維生素D :可促進鈣的吸收,寶寶缺乏維生素D 時容易出現骨質軟化,引起雞胸和羅圈腿。富含維生素D 的食物主要有動物的肝髒、蛋黃、牛奶等。另外多曬太陽也可促進體內合成維生素D 。
維生素E :可抗氧化,早產嬰兒以及配方食品喂養的嬰兒都容易缺乏維生素E ,故宜適當補充。含維生素E 的食物主要有芝麻、青色圓白菜、菜花、萵筍等,另外,幾乎所有植物油裏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
注意食物的均衡搭配
很多小寶寶剛剛斷奶,正在適應新的飲食規律,如果小寶寶不能適應新的食物,往往會出現消化不良等症狀。斷奶後的輔食喂養還有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因此家長要注意提供給小寶寶的營養一定要均衡。
爸爸媽媽一定要多給寶寶做些五穀類的食物,盡量少吃精米細麵。雞蛋羹、煮爛的蝦餃、蔬菜泥、動物肝泥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可以給寶寶適量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怕水果太硬,可以用勺子刮成泥狀喂食寶寶。
總而言之,寶寶用餐時,隻有均衡的飲食,才能夠提供給寶寶充足的營養,保證寶寶在斷奶的情況下,也不會“虧嘴”,身體棒棒的。
給寶寶補充水果的方法
水果色澤鮮亮,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因此,父母經常不限製寶寶的食用。然而,吃水果並非那麼簡單,其中有很多學問:
●食用時間:很多媽媽喜歡在餐桌上擺放一些水果,以供寶寶在餐後食用,認為飯後吃水果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這對於喜歡吃油膩食品的人很有必要,但對於正在生長發育中的寶寶卻並不適宜。因為,水果中有不少單糖物質,極易被小腸吸收,但如果堵在胃中,就很容易脹氣,甚至便秘。所以,飽餐之後不要馬上給寶寶吃水果。而且,餐前也不要給寶寶吃,以免影響正餐中營養素的攝入。最佳做法是,把吃水果的時間安排在兩餐之間,或是午睡醒來後,讓寶寶把水果當做點心吃。每次給寶寶的適宜水果量為50~100克,還可把水果製成適合寶寶消化吸收的果汁或果泥。
●與體質相宜:給寶寶選用水果時,要注意與寶寶的體質和身體狀況相宜。如舌苔厚、便秘、體質偏熱的寶寶,最好給吃梨、西瓜、獼猴桃、芒果等寒涼性水果可清火;荔枝、桔子等易引起上火,不宜給體熱的寶寶多吃。消化不良的寶寶應吃熟蘋果泥;食用配方奶而導致便秘的寶寶則適宜吃生蘋果泥。
●食用要適度:吃水果要講究適量,過多了常會引起麻煩。如荔枝汁多肉嫩,但是大量吃荔枝不僅會使寶寶的正常飯量減少,還常會在次日清晨出現血壓下降、暈厥,甚至嚴重的可怕後果,這是由於荔枝中含有一種物質可引起血糖過低而導致低血糖休克的特質;柿子也是寶寶鍾愛的水果,但過量食用,尤其是與紅薯、螃蟹一同吃時,會使寶寶發生便秘,或使寶寶胃部脹痛、嘔吐及消化不良;香蕉肉質糯甜,又能潤腸通便,但如果在短時間內讓寶寶吃得太多,則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
●不可代替蔬菜:有些寶寶不愛吃蔬菜,媽媽便經常讓他多吃水果,認為這樣可以代替蔬菜中的營養成分。但這種做法並不科學。首先,讓寶寶用水果代替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就會增大,導致身體攝入過量的果糖,不僅會使寶寶的身體缺乏銅元素,影響骨骼的發育,還會使寶寶經常有飽腹感,導致食欲下降。其次,與蔬菜相比,水果在促進腸道蠕動、保證無機鹽中鈣和鐵的攝入的功用上要相對弱一些。因此,不要用水果代替蔬菜。
教寶寶吃“硬”食
寶寶長時間吃流食,慢慢就會養成習慣,吃慣了流質食物的寶寶,雖然已經長了幾顆小牙,也有了些咀嚼能力,但要吃硬食即固體食物,還需要有個漸進的過程。可是,如果寶寶吃“硬”食的時間早了,媽媽會怕寶寶不消化,甚至出現堵住嗓子,使寶寶難以呼吸的意外;如果寶寶吃“硬”食的時間遲了,媽媽又會擔心寶寶不能攝入足夠的營養,影響寶寶今後的發育。什麼時候才能讓寶寶學吃“硬”東西呢?
寶寶的飲食習慣要從小養成,盡量保持體內的酸堿平衡,酸性食品是指含有在體內能形成酸的無機鹽(如磷、硫和氯等)的食品,堿性食品指含有在體內能形成堿的無機鹽(如鈣、鈉、鉀和鎂等)的食品。通俗點說,酸性食物是魚肉類及精食類,堿性食物則是水果及蔬菜類。要特別提醒的是:酸堿是指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性質而非味道。
寶寶在12個月大時,已經基本可以開始吃固體食物了,在這個階段,寶寶們通常已能掌握拿東西、嚼食物的基本技巧了。不過開始時要將固體食物弄細些,以便於寶寶咀嚼;可以先吃去皮、去核的水果片和蒸過的蔬菜(如胡蘿卜)等。等寶寶習慣吃這些“硬”東西後,便可以“升級”食物的硬度,給他們試著吃點煮過的蔬菜,但不要太甜、太鹹或太油,以免寶寶產生厭食、拒食行為。
謹防不良飲食習慣損害寶寶腦發育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缺乏科學的飲食觀念,很多飲食習慣也欠好,如果不注意加以改正,很可能就會因為自己的主觀臆斷,而導致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作用於寶寶身上,危害寶寶的健康,下麵我們一起來看看家長應該謹防哪些不良飲食習慣損害寶寶的健康:
●吃鹽太多:人體對食鹽的需要量,成人每天是6克以下,嬰兒食物中不加食鹽,1~3歲每天1克,不超過1.5克,學前兒童不超過2克。如果總是吃過鹹的食物,就會損傷血管,影響腦組織的血液供應,造成腦細胞的缺血缺氧,從而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因此,在日常飲食中,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給寶寶的食物中食鹽的量不可過多。
●攝入過多含過氧脂質食物:如果人們長期從飲食中攝入過氧化脂並積聚在體內,可導致人體內某些代謝酶係統遭受損傷,導致大腦早衰或癡呆。通常,含過氧化脂較多的食物有油溫在200℃以上的煎炸類食品以及長時間暴曬於陽光下的食品,如熏魚、烤鴨、燒鵝等。另外,魚幹、醃肉,以及含油脂較多的食品在空氣中都會產生過氧化脂質,最好不要給寶寶吃。
●吃含鉛、含鋁的食物:鉛是腦細胞的一大“殺手”,食物中含鉛量過高就會損傷大腦,導致智力低下。含鉛較高的食物,有爆米花、皮蛋等。另外,鋁也是損傷大腦的有害元素。經常給寶寶吃含鋁較高的食物,就會造成寶寶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甚至導致癡呆。含鋁較高的食物主要是油條、油餅、爆米花等。
寶寶飲食衛生的禁忌
從這個月起寶寶的一日三餐基本上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吃了,飲食衛生要更加注意。
●嚼飯喂寶寶不可取:有些媽媽擔,心寶寶嚼不爛便自己先將食物嚼爛後再喂給寶寶,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衛生的習慣,對寶寶的健康有很大危害。
●寶寶餐具要避免與父母混用:爸爸媽媽要為寶寶準備一套單獨的餐具,且要單獨清洗、存放。在使用前要將奶具和餐具用沸水燙過清洗消毒,並且要定期煮沸消毒,用後要洗淨,放在櫥櫃內。
●家裏有人生病時避免跟寶寶一起玩:如果父母患有感冒,要先戴上口罩再喂寶寶;父母患有腸道感染時,須反複用肥皂洗手後再接觸寶寶。
11~12個月寶寶一日食譜
11~12個月寶寶一日食譜安排(一)
上午
●6∶00~6∶30牛奶200毫升
●8∶00~8∶30粥1碗、麵包1塊、蘋果1/2個
●12∶00~12∶30米飯1/2碗、肉30克、蔬菜50克
下午
●18∶00~18∶30稀飯1小碗、蔬菜50克、雞蛋1個
晚上
●21∶00~21∶30牛奶200~300毫升
11~12個月寶寶一日食譜安排(二)
上午
●6∶00母乳喂哺25分鍾
●8∶00鮮橙汁或番茄汁200毫升
●10∶00營養米粉、雞蛋黃、小兒魚肝油滴劑
●12∶00蔬菜肉粥、蔬菜25~50克
下午
●14∶00豆奶250毫升、白糖適量
●16∶00新鮮水果40克、蔬菜餅幹或麵包
●18∶00白菜魚片粥、土豆泥適量
晚上
●20∶00牛奶250毫升
11~12個月寶寶一日食譜安排(三)
上午
●6∶00~6∶30牛奶200毫升
●8∶00~8∶30麵包1片、奶酪5克、稀粥
●10∶00~10∶30餅幹3塊、豆漿100毫升
●12∶00~12∶30意大利麵1/2碗、雞蛋1個、肉末或香腸30克、蔬菜50克
下午
●18∶00~18∶301小碗米飯、蔬菜50克、豆腐1/4塊
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