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整體征服:?兩降淖詈笳蕉?(3 / 3)

如果我們要取一個整體印象的話,那麼漢朝像是一位勇敢血性的年輕鬥士,在奮勇拚殺中挺起胸膛;唐朝像是一個心胸寬廣的成功者,登上盛世巔峰俯視天下;而宋朝則像一個自閉羸弱的文人墨客,在斜陽涼風下彈唱,聊以自慰莫名感傷。

鬱鬱乎文哉的宋朝,終究是潰倒在遼、金、西夏、蒙古的輪番衝擊下。一切的繁華都灰飛煙滅,所有的瓊樓玉宇都瞬間崩塌,當蒙古人的鐵騎從漠北俯衝下時,黃河、長江浸染了柔弱宋人的鮮血,直到最南端的大海邊,殘存下最後的影子。

蒙古人馳騁戰馬遍踏河山,中原漢人徹底淪為階下囚,中國曆史上的元朝時代開始了。

元朝初年,投降的漢人大批大批被蒙古貴族當做奴隸使用,境遇悲慘,《元史》中如“荊湖行省阿裏海牙以降民三千八百戶沒入為家奴”這樣成千上萬人淪為奴隸的記述,可謂是數不勝數。蒙古統治者將天下民眾劃為四等人: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北方漢人,四等南方漢人。作為一個落後民族入侵先進中原地區,蒙古人很大程度上延續其奴隸製管理方式,統治這片曾經經濟極度繁華的土地。蒙元的破壞力是驚人的,全國土地集中在蒙古色目貴族及寺廟手中,占領中原後,大量強占土地,任其荒蕪,“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於千頃,不耕不稼,為之草場,專放孽畜”,如山東沿海登、萊一帶,都成了“廣袤千裏”的牧場。這種現象導致生態嚴重破壞,人口流失,農業經濟倒退,元初的統治者甚至一度想要把中原全部變為牧場。

元朝的民族歧視政策異常嚴重。法律明文規定:蒙古人可以毆打漢人,漢人隻能申訴不能還手;如果蒙古人醉酒後打死漢人,隻需出埋葬費就可以,漢人打死蒙古人,則必死無疑。

中國元朝時代對漢人的防範也是最嚴密的,在戶籍製度上以二十戶為一甲,甲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監控漢人的行動,並明令禁止漢人打造、私藏武器,禁止漢人聚眾、騎馬、學習武藝,甚至到元朝末年,據說還限製使用菜刀,幾戶人家共用一把。蒙古貴族對“低等”的漢人常常肆意搶掠,或抄家劫財,或奸淫婦女,而不受刑罰,漢人們由於難以忍受這樣的屈辱,自殺的人不在少數。“色目與北人以右族貴人自居,視南人如奴隸”,“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自盡者不知凡幾”。

不僅如此,蒙古統治者崇尚野蠻暴力,認為文化純粹無用。社會群體分為十個階層: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曾經主導華夏精神主體的儒生們,竟然淪為第九等人,僅比乞丐高一個檔次。這是否是曆史對儒生們極大的諷刺?是否是上天給予那些誇誇其談、妥協陳腐的文臣士大夫們的一次致命嘲笑?羸弱宋王朝的那些酸腐文臣們,他們是否知道,他們的子孫後代再也不能過著錦衣玉食、高談闊論的生活?

終元一朝,統治者不重視文化教育,科舉製沒有發展起來,與前代的唐、宋相比,元朝上層統治者幾乎都是蒙古貴族和色目人,漢人數量微乎其微。這次,中原真的失落了,絕望了,曾經擁有的那種自信雍容的心態被徹底摧毀,在禁錮、封閉、恐懼的生存狀態下變得自卑、畏縮。

如果把一個國家比做人的話,中華在漫長的曆史歲月中,走過了春秋戰國的激情理想,走過了秦漢的奮勇拚殺,走過了魏晉南北朝的坎坷與磨難,走過了盛唐的富澤與成功,走過了兩宋的繁華與迷惘,最後,遇見了有史以來最野蠻殘酷的一次打擊,遭受了輪番猛烈的踐踏和蹂躪。中原震驚了,崩潰了,絕望了,外力的摧殘讓他的肉體滿目瘡痍,慘不忍睹,更讓他的心靈遭受極大震撼!

當然,九十八年後,憑借著他剩餘的資本再次贏得勝利。九十八年後,蒙古統治者被驅趕回漠北故地,中原重新恢複了他故有的傳統和文化,明王朝建立。然而,經受了太大摧殘後的中華,再也找不回曾經的自信,他變了,變得有些怪異,有些苛求,有些偏執,有些神經質,有些莫名其妙,有些歇斯底裏。

他的肉體創傷恢複了,卻在內心深處留下了傷疤。無形的心理陰影困擾著他,他不再是從前的自信與從容……

§§二 思想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