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賓遜漂流記》

我喜歡《魯賓遜漂流記》。

《魯賓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它講述了富有冒險主義精神、勇於開拓的英國人魯賓遜的傳奇故事。

年輕的魯賓遜不聽父母的勸阻,放棄了安逸的生活,毅然出海,開始了在波濤洶湧、危機四伏的大海上冒險的生涯。

幾次船隻遇難魯賓遜都幸存了下來,在一次出海到非洲尋求黑奴貿易,他所乘坐的船在途中遇到風暴觸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賓遜幸存,隻身漂流到一個沒有人煙的孤島上。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當機立斷遊上了大船,用桅杆等物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幾乎所有的食物、衣服、工具等運到岸上。有了這些工具和生活資料,他度過了難關,並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他不僅自己在島上種植了大麥和稻子,自製木杵、篩子、鍬等生產工具,還自己研究了加工麵粉等技術,甚至烘烤出了粗糙的麵包,他還製作了陶器等生活用品。他充分利用自然條件與自己掌握的科學技術,充分改善了島上的環境,擁有了自己的小王國。

魯賓遜作為航海貿易如火如荼時代的一個典型人物,所遇到的種種不幸是具有戲劇性的——他是個天生的倒黴蛋,每次出海必然遇上災難,他甚至經曆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多年的荒島生活。

而魯賓遜身上所具有的航海探險者的勇敢和當時資產階級的開拓精神和幹勁也是突出的、典型的。

他不顧父母的極力反對,不安於中產階級的安逸生活,毅然踏上了遠航的船隻去追求財富和冒險。

他並沒有被海難嚇倒,一次又一次地駛上危險的航路。

他沒有滿足於種植園帶給他的財富,不顧風險,去尋求黑奴貿易。

他也沒有麵對荒島的孤立無援一籌莫展,而是當機立斷,積極地開始了自救和勞動,以自己靈巧的雙手踏實勞作,在荒島上開拓了一片能夠舒適生活的天地。

魯賓遜的所作所為總是非常大膽,然而事實上他又完成了很多人不敢去嚐試的事情,並且最終獲得了巨大的財富,甚至有了自己的殖民地。這一切都得益於他的勇敢和執著。即使在獨自麵對荒島這樣常人無法想象的困境他也不曾放棄希望,依然幹勁十足,迎難而上,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雖然魯賓遜所經曆的種種災難和困境距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遙遠,我們還是能夠從中得到很多啟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樣會經曆種種苦難,麵臨許許多多的挑戰,我們也要學著像魯賓遜那樣不畏挑戰,不在苦難麵前低頭。隻要付出了努力總會有回報,隻要抱定決心,不懈努力,總會贏得自己的精彩人生。

“害怕危險的心理往往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事實上的確是這樣:一個具有無畏精神的人,即使是在惡劣的環境中,隻要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百折不撓,那麼他終將是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等不幸時,隻要有勇氣、有毅力並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我們是可以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成績的,我們身上潛在的力量和命運中隱藏的可能性也隻有在最堅強的決心之下才能被激發出來。年輕的朋友,請像勇敢的魯賓遜那樣去全力追逐吧!美好的未來就在風暴之海的彼岸!

(孟曉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