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在長孫元燁的帶領之下,浩浩蕩蕩的移駕求雨高台。大臣有著皇上的命令就不說了,沿路來瞧個稀奇的人也隨了很大一隊,京城突現異世奇人,將解救廣大民眾與為難之際,這是個大新聞,雖然這為難對於安逸的京城人沒有威脅,但是卻是個消遣的事件。
高台之上可乘百人,此時已經聽了吩咐在高台之上安放好那‘引雨器’十六個方位站立了十六位壯漢,腳邊都放置著鑼鼓,隻等‘莫允禮大師’一聲令下便敲打起來。
鶴發童顏的莫允禮大師一身褐袍迎風飄揚,身姿挺立,掩飾不住的道骨仙風流瀉而出。既是麵對君王也是不卑不亢,待到達高台之下,向著皇上微微欠身,一甩懷裏的浮塵,挺直了腰板登著階梯旋轉而上。
莫允禮大師到達高台之上,將那‘引雨器’調整好方位,向著天空選好角度,對著正西方‘坎’的方位放置好,手勢一擺,十六壯漢整齊劃一的拿起鑼鼓就開始敲打起來,那是一種完全的自由發揮式,粗壯的男人哪裏懂得什麼音律,隨機敲打出來的聲音絲毫沒有美感,這些壯男還沒吩咐了用力敲,多麼激動皇上把自己安排在這麼重要的工作崗位上啊,不能辜負皇上和所有子民的期望,要好好表現,都下了狠勁的死命敲,隻鎮的天地搖晃,風雲變換,眾人的人臉失色。
莫允禮很是鎮靜的在安撫被風吹亂的鬢發時將早就準備好的棉花團塞到了耳朵裏,控製了那‘引雨器’順時針繞圈,把握好速度,勻速轉動,好讓裏邊的反光鏡充分的與雲層反應。這月餘期間,一直都陰沉著天,天空早已經積蓄了充足的‘含水雲層’,下界的光刺激與聲震動與上界的含水雲層厚度是成正比的,隻要達到那個點,水自然而然就會自雲層中降下來。
台下所有的人都被這魔音刺得頭暈,離了那麼高竟然還能傳的這麼遠,都痛苦無比的雙手捂耳來減輕影響,倒是長孫元燁和立德輕描淡寫的一坐一站,絲毫不受影響,看了眾人的反應,終於知道莫大師提前交與他們的物事說肯定能用的到的地方了。
如此一刻鍾過去了,天還是原樣,一點變化都沒有,台下的看客們都急得沒有辦法了,本想離去卻又怕錯過什麼精彩的地方,強忍著不動,這人是長孫元燁說與大家的,這天真沒個反應自己的臉麵往哪裏放啊,心中焦急,卻也無可奈何。
倒是那遠在高台之上的莫大師,還是那麼慢條斯理的轉動著自己的傑作,如此又重複了十來圈終於放下手,直起身,對著台下一揮浮塵,自那些大臣身後竄出一隊衛兵,兩兩成對,快速的移動到那高台上建立的旋轉階梯之上,由底自頂上十步一隊站成了條盤旋而上的人龍,全部看著那浮塵發號施令,又一下甩過,便隻聽到‘鏗鏘’一聲,所有的人都拔出刀劍,開始對砍,嚇得所有人都緊閉住眼睛,想著這是哪裏來的妖人,求雨竟然活人祭天,卻沒有聽到一聲慘叫,隻有刀劍碰撞之聲,這才小心的睜開眼來瞧,原來隻是拿了刀劍對撞摩擦,人是半點傷不到的。
到這時,所有的人還是不了解這種陣勢所謂何解,在冷風中白站了這麼大會也不見個動靜,也顧不得那刺耳的鑼鼓聲,刀劍聲了,交頭接耳的議論開來。
長孫元燁看著這鄙夷的談論馬上就波及到大臣中間了,焦急都轉變為焦慮了,開始擔心一會的台階怎麼下的問題,而就在這時,人群中傳來一陣驚呼:“下雨了!”
長孫元燁不可置信的走出自己的龍傘,仰頭望向天空,稀稀拉拉的雨水真的從天而降,落到臉上一滴冰涼,轉而看看高台上迎風背雨而站的人,那是何種的絕世超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