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線條的感情語言
現實生活中的線條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有太多的形態。不同物象形態的線條特征,會給人們留下不同的視覺印象,這些線條特征的視覺印象賦予了人們一定的線條形式感受,並且積澱形成視覺印象上的規律性概念。比如,曲線給人以柔軟、優雅和動態的印象,當人們看到曲線就會聯想到繩子、蛇,甚至是女人的身段等等。再如,直線有剛直鋒利感;豎線有高聳挺拔感;長線有割裂分界感;短線有跳躍運動感;以及細線文弱、粗線強勁、淡線輕飄、濃線厚重、實線沉靜、虛線浮動等等感情語言。為了便於記憶,我將這些線條的個性感情語言縮寫編成順口溜:
曲線柔,直線剛;細線弱,粗線強;
淡線輕,濃線重;虛線動,實線靜;
長線割,短線跳;橫線闊,豎線高;
密線繁,疏線簡,斜線沒有穩定感。
這15種線條歸納了絕大部分線條形態的感情語言,是構成攝影作品畫麵形式與內容的基本線條形式,應該熟記於心。
3.線條的變化及形態
線條美主要表現在形式美,可是,客觀存在的立體物象的線條,不一定在任何角度看上去都符合作者的審美需要,而且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發生線條構成形態上的變化。我們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構思,有選擇地提煉線條來構成完美的畫麵。
(1)線條的變化因素。
一是造型光線。光線的聚散(直射光或散射光)、入射角度和方向,都會使物象線條的影像發生濃淡、長短和麵積上的變化。
如直射光會使物像線條及其光影更加明晰,形成黑白分明,反差比較大的濃線和實線,《浴場》所示跨海大橋的身影構成了畫麵的前景;
散射光下物像線條則柔和輕淡,層次豐富,反差比較小,不會產生耀眼的亮線和濃重的暗線,《閑庭信步》畫麵柔和明快;
順光位構圖物像線條則不夠明顯,被攝體的投影線條比較細短,甚至看不到,這時應該選擇自身線條比較明顯的物象來拍攝,《虎斑岩石》所示側光位構圖物像線條則明顯,黑場在畫麵中占有相當比例,比順光構圖增加許多陰影線條,而且光源越低其線條越長,《牧歸暮色》,側光下的物體投影形成的線、形、頗具寫意性,我們亦可以將投影作為畫麵的主要表現對象,《長城攝影》;
逆光位構圖可以獲得明亮的物像輪廓線條,《野生羚羊》;
綜上所述,幾種造型光線稍有位移都會使造型的光影線條發生變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