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獨自出走克羅地亞(1 / 2)

獨自出走克羅地亞

行者無疆

作者:周亭佑

1963年,美國有一部西部影片《Winnetou》盛極一時,裏麵光影交錯的湖麵、世外桃源般的綠色天堂令我魂牽夢縈。所以這次一個人的出走,我選擇了這部電影的拍攝地——克羅地亞十六湖國家公園。

克羅地亞是前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國家,也是上帝格外寵愛的國家。不止有蜿蜒華美的亞得裏亞海濱,在克羅地亞內陸山地還有許多世界級的國家公園,十六湖國家公園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事先已經做好了被驚豔的準備,但是其山水奇觀大大超過了我的想象——湖水的顏色從天藍色到綠色,由灰色漸變到藍色,多變深邃的顏色,如夢似幻。

鬼斧神工的歐洲“九寨”

十六湖原名“普利特維采湖”國家公園(Plitvice Jezera),因為名字太拗口難記,所以人們將其簡稱為“十六湖國家公園”。這裏是克羅地亞最富盛名的旅遊勝地,早在1979年就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可以說,它就是克羅地亞旅遊業最引以為豪的名片。

來之前就聽說,這裏就是歐洲的九寨溝。我想之所以人們常拿十六湖和九寨溝相比較,是因為兩者都是由鈣化鋇圍出的湖群,又有著同樣絢麗的色彩。但我想這裏的風景或許更為純淨,因為沒有機動車,沒有過分商業化的街市,更沒有嘈雜售賣各種紀念品的當地人。十六湖和九寨溝的風景究竟誰更勝一籌,也許各有千秋。這裏確實和九寨溝非常神似。

一池池微波蕩漾的碧水,其夢幻般的色彩來自於水生生物產生的色素和水中的礦物質——藻類、苔蘚等水生生物,它們在喀斯特鈣化池的形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連橫臥水中的樹木,也鈣結了一層古銅色的物質,樹皮看起來光潔可愛,樹木不朽爛,形成罕見的水底玉樹奇觀,且這一地質生化現象仍在繼續。

飛流直下三千尺?

一條蜿蜿蜒蜒的水路把16個湖泊串聯在了一起。水勢跌宕起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這裏落差最大的瀑布將近200米,落差最小的隻有2米,不知道能不能算是世界上最小的瀑布。與知名的大瀑布不同,湍急不是十六湖瀑布的特色,流水潺潺營造出的柔美和靜謐,才是這裏的特色。這裏不是“飛流直下三千尺”那種一瀉千裏、氣吞河山的感覺,瀑布是與湖為伍,以樹為伴的,不少是透過樹叢縫隙漫溢出來,輕輕柔柔搖曳而去。所謂“樹的梳子晝夜不停地梳著水的頭發”,這樣的形容真的是最為貼切不過了。對了,這裏的瀑布群還被評為世界最美的十大瀑布之一。

“十六湖”的植被群落混雜著阿爾卑斯山和地中海的植被,成群的山毛櫸樹、雲杉和冷杉蔥蔥鬱鬱,都為它增添了一抹又一抹的豔麗色彩。據說在“十六湖”的1000多種植物中,有28種是巴爾幹地區所獨有的,包括著名的“青蛙花”;另外還有14種植物是歐洲獨有的。再加上湖水顏色變化萬千,從蔚藍到鮮綠,從深藍到淺灰,湖水呈現的顏色,取決於湖水深度、水中礦物質及有機物質比例,以及陽光照射的角度。湖水與樹木交相輝映,成就了“十六湖”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