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修似乎意識到什麼,露出了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也不是不滿意,隻是我忘了這個童話故事不是給小朋友看的。”
“為什麼你覺得這個故事不適宜給小朋友看呢?”
“嗯…”哲修想了一下。“其實你們有點誤會我的意思,我不是說這個故事不適合小朋友看,而是說,作為童話故事的話,這個故事的結局不夠美滿。”
“不夠美滿?”
“對於一個給兒童看的童話,美滿的結局可以引導他們聯想出美好的事物發展,例如白雪公主的故事,王子和公主在最後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這種幸福感對兒童來說是一直延續下去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故事圓滿結束了,所以我想說的其實是,童話故事的結局,應該是作為整個故事最具幸福美滿性質的部分。”
“那你覺得我的故事結局不夠美滿嗎?”
“傲慢的王子一直追尋自己失去的記憶,最後在聖山上被神所審判,王子終於認清自己的罪,之後被小動物們寬恕,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童話式的美好結局。”
“王子最後發現了自己的過錯,最後和小動物們快樂地生活下去,這樣不夠好嗎?”
“我不是指這點,而是指王子一直以來的追尋,到最後原來隻是一個謊言這點,如果是小朋友看的話,他們會跟隨著王子的節奏,一步一步去追尋真相,對於他們來說,真相應該是美好的,但最後卻發現恰恰相反。”
“你的意思是幸福感不夠?”
“以我和你的角度來說,這個結局美滿,但作為童話故事,這個故事的結局還不夠,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改成這樣:王子最後理解了自己的過錯,最終拋棄了傲慢與偏見的性格,在小動物們的祝福之下,回到他的國家和父母團聚,之後更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君王。”
“哈哈!”我不禁笑了出來。“你這個結局就等於把小王子的設定完全改變了。”
“我隻是覺得作為童話的話,不應存在太多顛覆性內容,這樣小朋友看完後會出現很多疑問,所以說,你的結局更偏向於成人故事。”
“但看這個舞台劇的並不是小朋友啊。”
哲修停了一下,然後說:“所以我剛才就說,我差點忘了這個故事的觀眾是一群大學生,你就無視我編的那個結局好了。”
“你的結局也不錯啊,這個可以作為參考,如果我以後有機會寫童話故事的話,我會注意這點。”
“其實那也隻是我個人的見解而已。”
“但你卻考慮得很全麵,連觀眾的心境也包括在內,而且我看哲修你也很有寫作的潛質,挺會作故事的。”
“是嗎。”
哲修笑了一下,然後拿起果汁喝了一口,之後他就望向窗外沉思起來,他的樣子似乎是在想著什麼。這時,小雪回來了,並問我們聊了什麼,於是我把剛才的事告訴她,當然咖啡的事我沒有說,隻是把哲修對於我那個故事結尾的看法說了出來。
然而,正當我想說哲修想的那個結局時,小雪來了一句:“他能想出什麼好結局啊,隻會想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奇奇怪怪的東西?”
“反正不是正常人想的事情,你看他又在發呆了,肯定又不知在想什麼。”
大概是聽到小雪的話,哲修把頭回過來,他抬頭想了一下,然後問:“我很奇怪嗎?”
“是很奇怪。”小雪很直白地說。
“康成先生你覺得呢?”
“其實…我覺得哲修你也不算很奇怪,隻是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而已。”
“既然這樣的話,我又想到了一個奇怪的話題,不如我們來玩個遊戲吧。”
“遊戲?”
“對啊。”
“什麼遊戲?”
哲修望了小雪一眼,然後又轉頭望向我,笑著說:“康成先生你有殺過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