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見 踏馬迎來英雄歸(1 / 2)

第一章 初見 踏馬迎來英雄歸

一初見踏馬迎來英雄歸

康定十年秋,新都城內。

道是好一個涼秋,新都城最繁華的街道中元街此刻已經是圍滿了百姓,摩肩接踵的人群將這條東至新都城門,西至西明門的大街圍了個水泄不通。附近酒樓靠窗的位置也在月餘前早早就被定光了。

辰時三刻,西明門的座駕才出了門。這座駕的不是別人,正是這康定帝的三子,也是當朝的太子殿下。此番太子出來,並非尋常的出遊,而是來接一個人。若說這舉國上下,除了康定帝要比這太子身份尊貴,卻無二人。可今天這人卻是身份非凡,而這自發出來的群眾卻也多半是為了迎接這位。

安國地處大陸的西南,周圍強國林立,不過各國相互製約,千餘年來也相安無事。可在近百年來,天災人禍不斷,各國之間的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先是西北五國的百年混戰,到了近十年戰事才漸漸平息。安國的鄰國正是五國之一的越國,受戰爭侵害,越國上下死傷無數,加上天災不斷,便生了心思,攻打了正在內亂的安國。

卻說這康定帝是先帝的第五子,原不是繼承大統的好人選,哪知道先帝的第二子和第三子皆是人中龍鳳,兩虎相爭,卻讓漁翁得利。可安國卻生生被近五年的內亂拖垮了。越國便是趁了這機會,舉兵南下,攻占了安國大半的江山。康定帝上任後便派兵出去迎戰,此去已是十年,才將越國徹底趕出安國。

這十年的戰事卻不得不提一個人,便是威遠大將軍,陸臻。陸臻本是新都威遠侯府的嫡子,當年臨危受命,披身掛帥,出戰十年,能將越國趕出安國,便是這位威遠大將軍的功勞。

今日太子殿下出來迎接的便是這位威遠大將軍,而全城的百姓出來看的便是這位大將軍。

中元街貫通東西,新都除了此大街外,便無再能比擬的街道,南北是五條橫穿中元街的大道,依次命名為數一道,數二道,數三道,數四道,數五道。這幾條大道連接過去的便是新都的幾片住民區,卻也是有門道的,一道為士居住,新都的達官貴人便住在這片。二道三道為農,四道為工,五道為商。

從中元街往北沿著一道走上半刻鍾,便是一片住宅,這處卻非高門大戶,雖說士子清貴,但也多有貧困潦倒的。所以一道以中元為界,南片卻是出仕了的士子,北片不過有些功名的讀書人罷了。

“阿碧走吧,倒是去看看那大將軍啊,你這花澆得再好看,不也頃刻就要凋落了去。”穿著粉色衣裙豆蔻年華的少女站在一個布衣少女的旁邊的喋喋不休的說道。

布衣少女卻若未聞一般,自顧自的澆著這些花,當是秋時候最是看菊花時。

“阿碧,你到底聽我說話沒有。”粉色衣裙的少女見那人依然自顧自的澆花,一時不忍便上去搶了那勺子,結果勺子裏滿滿的水一傾斜倒了半勺在那布衣少女的布鞋上。

“對不起,對不起,阿碧你沒事吧,快去換雙鞋子。”粉衣少女著急的說道。

喚阿碧的布衣少女將衣裙上的水珠拂去,才抬起頭來,十三歲的姑娘正是年華最好的時候,白皙的瓜子臉,隻是有些消瘦,一雙眸子卻是最出彩不過,看著旁邊的粉衣少女略略帶著笑意,“便是這最後一勺了,偏生你還如此心急。等我問過母親再說此事。”

阿碧打開門,從院子的水缸裏又舀了一勺水,屋子還隱約聽見傳出來的咳嗽聲,阿碧的手一顫抖,勺中的水漸了一些出來,許久不下雨的天氣,地麵有水滴落一下就濺起了塵霧。

阿碧出去將那勺子水澆在最後兩壟的花上,這秋菊片刻便嬌豔許多。這才進屋,將勺子放回那水缸中,進了屋子,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開門的聲音,屋子裏立馬響起了嬰兒的啼哭聲。阿碧手一頓,本想退出去的。

“何事?”屋內抱著嬰孩的婦人已經先發現了她。

“流珠說一道去街上。”阿碧解釋道。

婦人輕輕的拍著懷裏的嬰兒,見嬰兒不哭了,才說道,“桌上還有三枚銅錢,出去買點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