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1389年,天災人禍的大周王朝終於迎來風調雨順,新皇周旋宗立誌革新,但內有百官霸權,外有強敵窺伺,風雨搖搖的大周朝大肆推動革新,重科舉,提出人才是發展第一要素。
六月的流火炙烤著大地,像一個大火爐炙烤著人們。
泉州永泰縣平川村,一個普通卻又不普通的小村莊。
平川村四麵環山,中間地勢平坦,田間有村,村依山為建,山上古樹濃蔭,一條清泉自天上流過田間,奔騰流向遠方,幾個孩童在水裏玩耍,他們笑嘻嘻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一陣清風拂過,綠油油的田野,一浪浪麥浪播向遠方,洋溢著它們的青春氣息。
此時正值午後時分,沉悶苦閑的人們在大樹下麵午休,也有一群人擠在一起,在大樹陰涼下下著棋,吹著牛。
他見過的那東西,你一輩子沒見過,我家今年收成如何,他能舉起一千斤重物等等,一個個吹牛打屁的熬著六月這個清閑的日子。
對於農忙的他們,六月是他們忙了半年的一次清閑日子,坐在一起吹吹牛,打打屁,是他們最幸福的事。
但是這次他們談論得最多的卻是王家,因為王家被譽為神童的神童這又次病倒了,小命差點保不住了,但是現在就算小命保住也跟沒保住一樣,更是害慘了他們一家。
對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大路像羊腸小道,交通不發達的王家村,一輩子沒出過幾次村,更是沒見過幾次銀子的他們來說,聽說王家為治這神童的病花了十多兩銀子,成為一大奇談。
對於村子裏的村民來說,地主給他一兩銀子,他就算賣命也值了。
他們無法相信王家為什麼這麼傻,為了一個神童居然下這麼大的血本,他們一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對於他們來說,這十多兩銀子可能是他們一輩子的積蓄,也可能他們一輩子掙不回來,就在這村子裏,一兩銀子想買什麼樣的孩子還買不到,為什麼還花那麼多銀子,說王家是傻子,不為過。
他們這樣的舉動刺激了平川村的人們,成為人們不得不談論的話題,。
可能會在很多年後,告訴自己的孫子,有這樣一家傻子,為了一個孩子花了十五兩銀子,欠下高利貸,最後賣為奴隸,一輩子苟且偷身,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悲慘奴隸,起到大大的驚人故事
對於人們談論的王家,此時處於劍張弩拔的狀態,王家弟兄四人,老大有功名在身,鄉試童生,老二、老三、老四都是老實的莊稼漢子。
王大前腳離門,剛剛掌握大權的王大娘趙氏,聯合王二娘李氏,對老三家下逐出令,老四一家坐在炕頭上一臉的愁容,王家王老爺子和婆子,垂頭喪氣的坐在炕頭,遙遙的看著事情的發展,想上前幫忙,但大權被趙氏奪取,最後化為重重地無賴。
“今天,你們不出也得出這個家門,這個家已經被你們整得不像樣子,看看現在像什麼樣子,三尺高的麥栓子,現在裏麵一粒糧食都沒有,存了二年地臘肉,連壇子都沒有了,麵匣淨的比狗舔的淨,你說我們怎麼過。”
“就是,就是,你們還有臉待在這裏,要是我,找三斤豆腐撞死算了,還有臉待在這裏。”趙氏白了李氏,什麼三斤豆腐,哪能撞死人,不懂就不要裝懂,自以為學識很高,其實顯示自己多麼愚蠢。
“老娘就呆在這裏,你們咬我啊!有本事把我們趕出去,我看大哥來了他怎麼說,大哥他讀書人的顏麵不要,那我立馬就走。”王三娘劉氏可不是省油的燈,麵對咄咄逼人的趙氏、李氏,雙手叉著腰,瞪著滴溜溜圓的大眼睛,俯視著趙氏、李氏。
“哼!不要臉,居然那大哥讀書人的氣節來做掩護,害不害臊。”王二娘李氏語塞,弱弱的說了一句。
王三娘劉氏一句大哥讀書人的顏麵,直接將凶神惡煞的趙氏、李氏鬥的臉垮下了,他們也沒有料到劉氏這高明的一招,這讓她們投鼠忌器,多大的大事,在讀書人的顏麵麵前都不是事。
她們乘著王大不在,直接將老三家趕出去,但是她們棋差一招,高明的劉氏,很明顯智商上是她們幾倍,一句話就將他們打回去了。
“哼!大哥來了,我把今天這事說道說道。”大勝地劉氏昂著頭,一步一步走向西廂房,老四家看著戰場結束,一個個尬尷的站在那給劉氏賠笑。
王大娘趙氏、王二娘李氏恨得牙狠狠響,但是他們那劉氏一點辦法都沒有,二人眼神交流一下,詭異的一笑,一起走向東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