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雙城生活:“候鳥”之優,“候鳥”之憂(1 / 1)

雙城生活:“候鳥”之優,“候鳥”之憂

情感

【策劃緣起】

近日,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谘詢機構——英國ECA國際發布的“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調查顯示:以生活必需品價格和其他消費指數為基準進行測算,我國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分別位列全球第十五位、十八位、三十八位和第四十位。而這四個大城市正是眾多“都市候鳥族”的聚集地。何為“都市候鳥族”?在都市中,他們為了夢想與生活投身於此,每日起早貪黑,往複穿梭,基本上一天有四五個小時都在路上,如候鳥般突破城區界限,形成工作雙城化、房子兩地買,甚至婚姻周末化的生存狀態。

“都市候鳥族”棲居在一個城市卻無意一直停留,他們在尋求財富、機遇,也追求著內心深處的自由自在。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關於“都市候鳥族”出現的原因顯示:67.4%的人歸因“城市生活成本高”,44.6%的人認為是“交通便利”,35.5%的人認為是“選擇多元化”的結果。以北京為例,在高房價、高房租的衝擊下,約有10萬在北京市內上班的人將居住地點選擇在生活成本相對較低、交通也便利的河北省三河市的燕郊鎮,上演著現代版“雙城記”。隨著我國中小城市發展迅速,“都市候鳥族”輻射的範圍越來越廣。那麼,“都市候鳥族”的生存狀態如何?他們在麵對理想和現實的糾葛時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我們又該怎樣理性地麵對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