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拜師學藝(1 / 2)

小少爺張石對傳說中的內功悠然神往,竟然一刻都等不及,扔下碗筷匆匆找葛玉郎拜師學藝去了。

張雲天搖頭失笑,“這小子,性子還是這麼急。”轉頭卻見張建舟一臉的憂色,不禁詫異道:“可是有什麼不妥?”

張建舟歎了口氣,苦笑道:“二弟閉關養病多時,可能沒有發現,小石頭年歲漸長心中的恨意卻越發濃烈,常常在夢中驚醒,整日裏沉默寡言,一門心思地練武強身,那狠勁兒我看著都覺心寒,我知道他想為他母親和妹妹報仇,可他還是個孩子啊,我不想他一輩子都活在仇恨之中,可現在卻束手無策,說起來還是我這個當爹的無能啊。”

張雲天早就知道小侄子有個心病,可沒想到如今已經到了這麼嚴重的程度,那個大仇短時間內恐怕是難以得報的,就怕小石頭等不到報仇的時候就把自己給逼瘋了。

這可如何是好?張雲天大病得愈的好心情頓時消失無蹤,一股陰霾蒙上心頭。

咳,王樂良用一聲輕咳吸引了兩人的目光,他倒是一派悠然自得的模樣,麵上絲毫不見愁緒。

“我說你們兩個是關心則亂,事情還沒有壞到那個地步,小石頭也是我看著長大的,他的性情我很清楚,斷然不至於脆弱到發瘋的程度,隻不過是報仇心切,心裏焦燥了點而已,你們倆也不用擔心成這樣。”

“話說你們覺得‘大佛部’那群小子怎麼樣?”王樂良突然就轉了話頭。

張雲天輕輕皺了下眉,這麼多年了他還是不適應王樂良這種跳脫的思維,總是東一下西一下地讓他無所適從。

“說不上來,直覺他們很不一般,有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哎?你不是最清楚嗎?我還想問你呢,怎麼突然就冒出來這麼一群人?”

王樂良吧唧了幾下嘴巴,把嘴裏的食物咽了下去,含糊道:“搞不太清楚,據他們自己說是順著大江從東邊來的,他們有個部落叫‘大佛部’,我晃忽記得我老爹曾說起過東邊幾百裏之外似乎有個什麼‘樂山大佛’,是一尊刻在崖壁上的石佛,在古代時還挺有名的,不過現在我們劍門集裏已經沒人知道了,畢意隔得太遠了,難以考證。”

“先把筷子放下,少不了你那一口,又沒人跟你搶,先把正事說完再吃。”張雲天很看不貫王樂良邊吃邊說的樣子,活了大半輩子了,這個毛病老改不掉,害得他隻能見一次說一次。

王樂良以極快的速度挑了幾筷子菜進嘴裏,才悻悻地放下筷子,小時候落下的毛病,主要是餓得恨了,見到吃食就恨不得都塞進自己嘴裏,光看不吃那可真是難受。

狼吞虎咽般地把嘴裏的食物吞進了肚裏,眼睛上挑,盡量不去看桌上的菜,免得又忍不住把筷子拿起來,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以極快的語速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種種跡象表明,大佛部的人不是我們老對頭那邊的人,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俱都不同,暫時可以確定他們非敵,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把他們拉到我們這邊來,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再者既然小石頭有拜師學藝的打算,我們不防就從大佛部人身上破局,成全小石頭讓他拜師,學不學得到東西還在其次,能出去散散心也不錯,免得他整日裏對著我們這些老家夥總是勾起傷心往事。”

“這就是我的想法,你們商量一下行不行,我先吃點再說。”

王樂良說完之後抓起筷子繼續他未完成的“事業”,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比浪費吃食更大的罪過了。

張雲天掃了埋頭大嚼的王樂良一眼,頗感無奈,暗歎這家夥的毛病這輩子估計是改不了了,也不知道他哪兒來的那麼好的胃口。

對於讓小侄子出去散散心的提議他也是很讚成的,不過最終的決定權還在他那大哥手中,誰讓人家是親爹呢,他可不能越俎代庖。

張建舟眉頭緊皺,心中再三權衡還是很難作出決定,關鍵還是葛玉郎這個人,要是熟人也就罷了,知要知底的也放心。偏偏他的來曆神秘,手段又高強,根本拿捏不住,實在是讓人放心不下,小石頭可是他現在唯一的孩子,要是有個什麼萬一,他絕對無法原諒自己。

可是換個思路一想,自己不可能把他護在自己羽翼下一輩子,他總要親自經曆風雨的,再加上他心頭那個結要是不打開恐怕一輩子都不能從仇恨中解脫,與其這樣那還不如趁早放開手讓他自己去體驗生活,經曆得多了眼界開闊了說不定能走出仇恨的囹圄。

思慮再三,張建舟終於作出了決定,他放手了。心裏說不出的惆悵,教養了十幾年的孩子終於要單飛了,要說完全放心那是不可能的,他還得盡可能地為孩子保架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