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善惡難辯(1 / 1)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意思是說善與惡究竟能相差多遠呢?從人生經驗看也確實如此,善與惡實在是難有一條明確的界限,本來認為是做了一件善事,可後來卻成為一件不好的事情。就像有些人原來被公安局抓了,朋友們出於好心,托關係把他放出來了,但他出來後不思悔改,做了更多的壞事,還不如當初不管他的好。又像有些人原來在單位犯了點錯誤,被領導排斥,無奈隻得到社會上闖蕩,後來卻成了億萬富翁。事情就是這樣,你如果把時間拉長一些,拿一些事情分析一下,你是既有慶幸也有懊惱。所以佛家有一句話:“不思惡,不思善,善惡兩邊都不沾。”不要刻意地想替所謂的自己人辦好事,說不定你卻害了他。也不要認為不是自己的人,就故意刁難他,說不定又恰恰是你成全了他。

一位名人說過:“一個更好的集體有利於所有人,這是唯一可以讓人接受的自私的想法。”所以,判斷事情要有一定之規,一定要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你做了對大家有利的事,大家一定會以某種方式在一定的時間回報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