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此道”就是“徐生”之道。“盈”是滿的意思,“不欲盈”就是事情不要做過了頭,事情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比如挑擔子,能挑100斤,不要去挑120斤。生活條件好的人,應該少講究一點營養。古人說:“雖富貴不以養傷身。”貧窮的人,也不要一天就想變成百萬富翁,不要把自己身體給累垮了。古人說:“雖貧賤不以利累形。”“蔽”是保護的意思。“蔽不新成”就是保護很好的舊東西。英國社會學家L·T·霍布豪斯說:“某些行業組織認為,他們靠自我奮鬥獲得了成功,並創造了自己的企業。而在事實上,是整個社會向他們提供了技術工人、機器、市場、安定和秩序——這一係列條件和整個社會環境是千百萬人經過許多代人的努力共同創造出來的。如果將這些社會條件統統收回,那麼,我們隻不過是……以樹根、野果和野獸為生的野蠻人。”有一個時期,我們的口號是“破舊立新”。實踐證明,我們是破了舊,卻未能立新。如果我們那些被砸壞的古跡能很好地保留下來,每年的旅遊收入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何必現在又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恢複?餘世維教授在講客戶關係時,畫了兩個圖,也能說明“蔽不新成”這個道理。
在第一個客戶關係圖中,客戶會越來越多,因為老客戶會把他好的感受告訴他認識的人,起到好的廣告效應。在第二個關係圖中,客戶會越來越少,因為流失的客戶會把他們不好的感受告訴他所認識的人,起到不好的廣告效應。所以,要把已有的保護好,做紮實,新的就會徐徐而生,不要像狗熊扳棒子,前麵扳著,後麵丟著,最後是兩手空空。像劉備打仗,諸葛亮沒出山時,他就沒有立足之地,因他沒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根據地。隻有他開始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時,他所做的一切才算有了實際意義,才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國。
“不欲盈”是人生很好的境界,我們經常說的“滿招損,謙受益”就是這個意思。“謙”字也可解釋為“欠”。凡事欠一點,如喝酒一樣,少喝一杯,似醉非醉就蠻好。如果非要再加一杯,弄得酩酊大醉,那就非惹人討厭不可。像有些人做官,本來做個小官還好,但在沒有提高能力的情況下,非要找關係弄個大官,結果被大家罵成“愛官、愛錢、不要臉”。所以,不管做事還是養生,如果能把握住“不欲盈”這個原則,自然會受益無窮。
§§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