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使民無知、無欲。這句話幾千年來鬧了很大的誤會,認為老子搞愚民統治,實際他是接著“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和“不見可欲”來說的,意思是做領導的不要讓人們知道自己這幾方麵的心態,使人們把心思放在正經事上麵。“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知道“智”的反麵就是“詐”。一個領導人要是讓身邊人和下屬知道了其愛好,聰明的人“詐”的一麵就會暴露出來,就會利用各種手段討好上麵,把整個身心都用到當權者身上,就不會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現在一些幹部素質不高,就是這個原因。一旦有人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取了利益,社會或單位的公平就被打破了,社會或單位就會出亂子。比如現在的跑官,一旦有人通過跑獲得了位置,凡是有想法的都會找關係去跑官。
“不敢為”意思是說,使那些做下屬的人不敢再在領導身上下工夫,不辦正經事,隻是一味地討好領導,巴結領導,因為領導不吃這一套,隻有通過提高自身能力,努力工作,認真辦事,來獲得好的前程。
要使大家不知道自己的一些嗜好,最好的辦法是沒有嗜好,這個一般人做不到。那麼就隻有退而求其次,把自己的行為控製在一個比較小的圈子裏,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不見可欲”的“欲”和“常使民無知、無欲”的“欲”是有區別的,前麵那個“欲”,是指容易使領導者墮落的那個“欲”;後麵這個“欲”,是指人們想通過不正當手段從領導人那裏獲得好處的意思。這些需要細心體會,不要聽一些人胡亂解釋,走入邪道。作為當權者,還要注意“常”字,就是要一貫地加強自身修養,不為錢財、女色所誘惑,要耐得住寂寞。還要注意“五音”、“五色”、“五味”等涉及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問題,那些容易使人墮落的東西,大家知道得越少,社會風氣才會越純正,民風才會越純樸。
總之,這一章兩段要聯起來理解,決不能就哪一句話來做單獨解釋,否則,老子就不應該受到尊敬。
當然,這一段也可以用來做養生之道,這一方麵的解釋很多,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