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蝶戀花●晏殊》(1 / 3)

《他年少成名、一路官至宰相,是人人眼中人生贏家,卻偏偏歎盡了人世的無可奈何》一此文摘選自《古典書城》微信公眾號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

宋朝著名的詞人中

大多飽嚐人間疾苦

曆盡坎坷艱辛後才能有一番作為

比如柳永,才學甚高

卻仕途不暢,屢試屢敗

如蘇軾,好不容易混得功名後

卻遭奸人迫害貶職,一生隨波逐流

再如辛棄疾,身負將才卻不得重用

硬生生“被逼”成了文人……

凡事總有例外

在宋詞浩如煙海的詞人中

曾有一人,他生於太平盛世

不但出身顯貴,且聰慧異常

更深受皇帝賞識,官拜宰相

一生簡直順暢的不能再順暢了

可出奇的是,他筆下的《珠玉詞》

讀來卻讓人心碎,和他順暢的人生一比

顯得格格不入,他就是——晏殊

晏殊,應是怎樣一個人呢?

素手隨風,文火朝聖

青梅煮茶待君而至的雅士?

天寒地凍,輕嗅梅花,出口成章的文人?

仕途坎坷,生活困頓,落魄潦倒的書生?

抑或是隱於山林,梅妻鶴子

扶琴吟歌的隱士?

這裏所說的每一個人

似乎像他,似乎又不是他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這首《蝶戀花》是晏殊的名篇之一

作為一個官拜宰相的人

卻能將女子思人的心緒寫的如此微妙

這首詞也說明了晏殊是一位敏感、深情的人

那麼,晏殊為什麼如此敏感、深情呢?

晏殊從小聰慧,五歲便有神童之名

後受江南巡撫張知白推薦

十四歲便已入仕,爾後一路高升

平布青雲,扶搖直上

官場上的晏殊能走的如此順暢

跟他自身的性格和修養密不可分

用如今的話來說,晏殊就是一個實誠人

晏殊做童子生的時候

張文節就把他向朝廷推薦

皇上召見晏殊到朝堂下

這個時候皇帝正好親自主試進士

就命令晏殊一同應試,晏殊看了看試題

他對皇上說:“這個題目

我在十天前就已經做過回答

我還保存著答卷,請求換一個題目“

於是,皇上非常喜歡他的誠實

晏殊後來在文館就職,當時天下太平

皇上允許臣下們找好地方舉行宴飲

於是連下級官員和文館裏的

士大夫們都相互宴請

以至於市場上的酒樓和路邊的小酒店

都成為遊玩和休息的地方

晏殊當時很貧窮,不敢外出

獨自在家中和堂弟相互論理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