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2 / 2)

她在報社這幾年,第一次跨這道門檻。固然有她性格上的原因,她不大買領導的賬,這也是幹部子弟的毛病。中間隔一層部主任,分寸不可逾越,這點規矩她懂。主要的,由於她婆母駱老太。上一代的恩恩怨怨,水火不容,到了食肉寢皮也不解恨的程度,她才懶得介入。毛主席講過,讓這些花崗岩腦袋,帶進棺材裏去吧!伊斯就以這種態度,既不做駱老太的代理人,也不當黃一鐸的反間諜。哪怕雙方打得頭破血流,她作壁上觀,還唯恐濺上血。這可算當代青年的自私,但她能有什麼作為?

\"小伊,坐坐!\"

他給她沏了一杯今年的新龍井茶,端到她麵前。如此禮遇,連外屋套間裏的秘書都驚訝了。

\"你要來的,你再不來,我就要生氣了。這也算畫壇盛舉,推出一位新人。好嘛!是大好事!發現人才,提攜青年,也是報紙的責任。依我看來,把人才埋沒了,糟蹋了,無異於犯罪。小伊,你很有眼力,也很有勇氣。後生可畏啊!一個人挑大梁,來辦畫展,讓人敬佩。不過,還是可以依靠組織嘛!動員大家來幹,眾誌成城嘛!。。。。。。\"

伊斯做出被感動的樣子,骨子裏,則是另外一回事。

波洛先生打斷她的回憶,要求證實一點,主編對她,對侃侃,自始至終是態度和藹,平易近人,笑容可掬的。

\"是這樣,他的笑是出了名的。\"

這位比利時大偵探開始推理:\"在我們西方世界,總是一個窮光蛋去謀害百萬富翁,決不會一個腰纏萬貫的大老板,從克萊斯勒房車走下來,用槍頂住一個在垃圾箱撿破爛的窮鬼,要他掏出口袋裏幾個硬幣,不然就開槍擊斃他的。黃先生頭腦清醒,神誌正常,有青年導師的美譽,地位、權勢、實力、名聲,無一或缺,他為什麼要殺害尚未出名的畫家呢?如果說,朱先生有圖謀不軌之心,黃先生出於正當防衛,也還有些說服力。雖然,經過查證,昨天晚間黃先生來過畫室,他是把擬好的畫展剪彩後的感謝答詞送給朱先生過目,如此虛懷若穀的老前輩會殺人麼?\"

\"波洛先生,如果不違反當事人應該回避的原則,你能不能把這份答詞,念給我聽聽。\"

他點了點頭,他的助手從卷宗裏找到一張電腦打印的文稿,念起來:\"。。。。。。我非常感謝大家光臨!這次畫展得以順利舉行,是應該歸功於伊斯女士的主持、策劃,報社同仁的鼎力協作,社會各方麵的讚助支持。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紹朱令侃先生,一位年輕的畫壇新秀。其次,我要介紹我自己,站在諸位麵前的,在這樣的場合,你們最好暫時忘記他是一個新聞從業人員的身分,而是一個複歸的畫壇老戰士。。。。。。\"

她笑了。

這笑聲很熟悉,在阿迦莎·克裏斯蒂的另一部推理小說《尼羅河上的慘案》改編的影片中聽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