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西安高校係統職務犯罪特點與預防(1 / 2)

董金年

高校作為我國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代表著國家政治、道德、法律、文化的發展趨勢,曆來是“一片淨土”,但是,近幾年來,由於受經濟大潮的衝擊,一部分人的政治價值和意識形態發生了扭曲,道德價值的墮落和拜物教的盛行,使高校這座堅固的道德、文化、科學堤壩出現了“管湧”現象,嚴重地危害著整個國家的教育形象,阻礙了我國素質教育的順利推進,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西安市作為全國高校分布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轄區內共有公辦高校20餘個,民辦高校20餘個,在校學生近30萬人,已經形成了以教育係統為主構成的知識分子聚集的領域,與其他領域相比,職務犯罪的發生幾率較低。據統計,從2000年以來,全市共查辦高校係統職務犯罪案件30件34人,占全市職務犯罪立案數的6%,相對比率雖然較低,但絕對比率卻呈聚升態勢,筆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分析認為:高校職務犯罪與其他領域職務犯罪相比較,既有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從高校教書育人的本質屬性分析,具有其特殊性,即:發生職務犯罪的性質、人員、機構、崗位都不在第一線,而是發生在非一線人員、機構、崗位、環節之中,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麵:

(一)職務犯罪主體的非一線性。高校作為教書育人之地,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員的道德操守是相當好的,至目前尚未發現職務犯罪問題,而職務犯罪的主體多為非一線工作人員,集中在學校的負責人和行政管理人員,即校長、副校長、會計、出納,采購、基建人員。主要原因在於,這些人一般都掌握著一定的行政管理權、財權、人事任免權,在學校的正常管理秩序中起著決策和實施教學服務的職責,具有發生職務犯罪的客觀可能性。

(二)職務犯罪崗位的非一線性。在教學第一線的各個崗位上,很少發生職務犯罪問題,而在為教育一線服務部門卻頻頻發生職務犯罪案件。例如:基建、財務、公共采購、人事等部門。1.基建工程中,多以受賄為主要的表現形式。行為表現是利用項目招標收受好處費,且數額較大。2.在招生過程中利用職權進行暗箱操作,收取好處費。3.采取收入不記賬、截留公款等手段,私設小金庫,用以私分。4.在學校采購設備和圖書過程中收受回扣和好處費。

(三)犯罪手段隱蔽多樣性。尤其是近幾年隨著西安各大專院校擴建、擴招、基礎設施投入的不斷加大,一部分便借著這個機會,大肆收受賄賂,有的甚至借辦學機會,從學生身上多收費,嚴重地影響了教育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四)犯罪性質和形式多樣性。多以受賄、貪汙、私分公款犯罪為主,且大多數案件屬於大案、要案和窩案、串案。近兩年來,發案達16件20人,占查處總數的81%。

產生職務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由於教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多渠道因素,打破了過去由國家單一投資的局麵,這種教育籌資的多渠道性,客觀上為職務犯罪案件的發生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