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有效擇言與好人緣(2)(1 / 3)

信任來自於說話的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時間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彼此能夠推心置腹,互相信賴的那段時間。

人們能夠互相信賴,才是最美好的。遺憾的是人們不可能一見麵就馬上互相信賴,在達到這種美好境界之前,還需要作一番努力。同時,若要保持彼此的信賴,還得付出更大的努力。

這種努力就是指借助“語言”這種工具進行相互的了解。是否作出努力是一方麵,有沒有這種能力又是另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能力了解對方,或者沒有能力讓對方了解自己,那麼無論費了多少口舌,作了多少努力,也收不到多大的效果,弄不好還可能出現負麵影響。

事實上,許多人並不是沒做這種嚐試,可就是因為缺乏這種能力,彼此表現出不信任。

波蘭語言學家柯西普斯基說:人類的不幸皆起源於彼此的疑心。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你看,小說裏不論悲劇還是喜劇,不都是以彼此的誤會為線索的嗎?人類都能夠推心置腹地相處在一起,真算是到了天國。

人類需要互相信任,其中的道理沒有誰會不懂,但為什麼每當事到臨頭卻是彼此不信任呢?這確須好好追究。雙方由相互了解,達到相互信任,必須具備多方麵的條件,由多方麵因素來促成。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沒有能力讓對方很準確地了解我們的意思。

能確切地聽懂別人的話,也能把自己的意思確切傳達給別人,這種相互溝通或傳達的能力,即為人際關係學的研究重點。

既不能讓別人相信自己,自己也不敢相信別人,這種莫名其妙的苦惱是很煩人的。一旦瞧見了一線曙光,獲悉自己稍微有些被別人相信,就感到慶幸不已。倘若在冥冥中被人誤解,始終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便會在心中止不住升騰起一股狂怒。

說到這裏,我想起一個問題:說話是人類生存的一項基本技能,不是那種附屬的東西。所以我們這裏要研究的“說話術”,並非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討論,而是指人類“說話”這一行為的效果。本書的目的就是研究這個主題,以使大家都能享受到互助、和諧的美好生活。

人際關係的負麵性

人類瘋狂的一麵

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心裏會出現希望別人馬上死掉的念頭。甚至想象手裏握著尖刀,口裏念念有詞:“非殺了你不可……”其實,不僅是自已有這樣的念頭,很可能對方也正是這樣的想法。人的生命是十分寶貴的,都是完全相同的人類,卻彼此希望對方死掉,這不是很可悲的嗎?但願它不要再進一步演變成事實。

希望別人死掉,也就是否定別人的生存價值。說得明白些,就是“你不要再活下去!”以此類推,別人也會對自己懷有如此念頭。

否定別人的生存價值,相應地,別人也會否定我們的生存價值。

想到過為什麼會要麵對如此痛苦的人生嗎?

一生在人際關係網裏

我們一生生活在人際關係網裏,周圍都是其它人,理想的狀況是大家和平相處,互相幫助。然而建立這種理想的人際關係,卻絕非易事。

人與人之間並非從一開始就存在輕鬆明朗的人際關係。從陌生到認識,到成為好朋友,必須借助於交往、交談,必須雙方努力取得相互了解,相互認同,必須耗費心血使之深入發展。不能有過一次愉快的交往就感到心滿意足,淺嚐輒止。

家庭關係亦是如此。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夫妻都是在相互愛慕下才舉行婚禮的,但因維護與發展方式的不同,最終境遇卻是千差萬別。以為既然是夫妻了,就不再需要“虛情假意”的那一套,最終會導致夫妻關係破裂,美滿的家庭不複存在。

美滿的家庭不會自然而然地存在。其它人際關係更是如此,一句不妥當的話,有時會使情況迅速惡化,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在與人交往當中出現了矛盾與對立應該怎麼處理呢?或者說該用什麼方法呢?在此,我提倡一種和平的,根本性的方法,那就是“說服”。這也是本書將要討論的問題之一。

如何運用語言技巧達到目的,被一些人認為是一種處世秘訣,也是一種解決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暴力不能解決問題,金錢隻能得到表麵上的平靜。惟有用語言才能打動對方的心,得到由衷的理解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