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答道:“上士殺人用筆端。“中士呢?”“中士殺人用舌尖。”子路又問:“下士呢?”孔子瞅了他一眼,說:“隻好懷裏揣塊石頭啦!”自此,子路心悅誠服地敬佩孔子,一生牢記他的教誨。

認字賞飯孔子來到鄭國,身上連一個小錢也沒有。師徒三人餓得冷汗直冒,忽然看見路旁有間飯店,便打發顏回和子路去給掌櫃的講幾句好話,讓他們白吃一頓。來到飯店,掌櫃的寫了個“真”字叫他們認,說:“念得出,送頓飯你們吃;讀不出,別怪我無情呀!”兩人高興萬分,搶著回答:“是認真的真字!”掌櫃的操起擀麵杖,把他們趕跑。

孔子聽了他們的申訴,笑道:“你們整整衣冠跟我去,這頓算吃定啦!”兩人隻好硬著頭皮跟著。來到飯店,孔子向掌櫃的賠禮道歉,然後請他寫個字認。掌櫃的寫的又是個“真”字,孔子說:“這字是念做‘直八’吧?”掌櫃的連忙跪拜在地,說:“先生果是聖人!”跟著,他立即命廚師、夥計,好生招待。酒足飯飽之後,又贈賜銀兩送孔子師徒上路。

顏回和子路想不通,路上請教孔子。孔子說:“‘真’字連小孩子也會寫,還叫你們認什麼?你們說它是認真的真字,既然你們講認真,就不該白吃人家的飯;掌櫃的講認真,沒錢吃飯,就得打跑,掌櫃的是在做文字遊戲,考我們讀書人哩!”沒良心魯班有兩個徒弟,一出師就瞧不起師傅,甚至連師傅也不認。兩個替一戶人家幹活,恰好魯班路過那裏,就走到他們的跟前。兩人假裝沒看見,毫不理睬他。魯班不動聲色,回家用木頭做了兩個小人,放在門口。

這天,兩個徒弟經過魯班的門前,見兩個小木人在哧啦哧啦地拉鋸開料,非常奇怪。他們見四周無人,便偷偷地上前量了尺寸。回去之後,兩人立即照尺寸仿造小木人。誰知小木人做出來,卻不聽他們的使喚,一動也不動。沒辦法,兩人隻好去找師傅請教。

魯班問:“你們量過尺寸沒有?”兩人說:“各個部位的尺寸一點也不差,小木人做得一模一樣哩!”魯班又問:“你們量過心沒有?”“沒有!”魯班歎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沒有量(良)心,是不能成事的呀!”兩人聽了很慚愧,請求師傅原諒他們。

淳於髡請救兵齊威王八年,楚國大舉進犯齊國。威王慌忙叫淳於髡帶黃金百斤、車馬十輛,前去趙國請救兵。淳於髡一聽,仰天大笑,笑得連帽帶也繃斷開來。威王問:“你笑我禮物太少嗎?”淳於髡答道:“我怎敢笑大王呀?”威王追問他笑什麼,他說:“今朝上朝,我看見有個農夫跪在田邊祭土地神,他拿起一隻小豬蹄,舉起一盅水酒,祈告說:‘土地爺啊,求您保佑我五穀豐登,造造裝滿車子,年年塞滿屋子!’我見他祭品這麼微薄,要求又如此屠厚,我想起了他,不禁大笑起來呀!”威王聽了,慚愧地說:“你說得很有道理,寡人再加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百輛,你快到趙國請救兵吧!”淳於髡來到趙國,獻上重禮物,趙王果然立即撥出精兵十萬,戰車千輛前來救齊。楚王知道,連忙下令星夜撤軍。

車裂計戰國時,蘇秦遊說六國,聯合抗秦,被六國封為宰相。一天晚上,蘇秦獨自在後花園賞月,突然花叢中竄出一名刺客,刺中他的要害。

齊王下令捉拿凶手,一連幾天也毫無結果。蘇秦臨死前,請求齊王將他屍體車裂。車裂也叫“五馬分屍”,是古代一種酷刑,齊王自然不肯。蘇秦說:“大王將臣五馬分屍,說我是燕國派來的奸細,宣布我的‘罪狀’,刺客知道,定然來邀功請賞。這樣,我的大仇就可以報了。大王怕影響我的聲譽,事後便把真相披露出來吧!”蘇秦一死,齊王真的當眾宣布蘇秦的“罪狀”,在鬧市將他的屍體車裂示眾。那刺客混在人群中見了,連忙擠到齊王的麵前,得意忘形地說:“小人早就看透蘇秦是個壞蛋,要刺死他啦!”齊王故意說:“你好大膽子,敢來冒功請賞?”那人急了,便將那晚行刺的經過說了出來。

齊王喝令拿下刺客,將真相披露之後,馬上砍下他的腦袋來祭蘇秦。刺客的腦袋搬了家,齊王感到很後悔。唉,他竟忘記追查收買刺客行刺的人是誰了!

葫蘆歸罐罐歸缸有兩個人合夥做賣油生意,因為一點小事鬧翻了,鬧著要散夥。他們的油缸還剩10斤油,半路上又沒有秤稱,隻有一個能盛3斤油的葫蘆和一個能盛7斤油的瓦罐,無法把10斤油分成兩份,便越吵越凶。

那時候,西漢名將韓信的年紀還很小,但人卻很聰明。他問明情況後,便笑道:“連這樣簡單的數也不會計,還做什麼買賣?”兩人見他是個小孩子,生氣地趕他。韓信偏偏不走,又說:“葫蘆歸罐罐歸缸,你們照我的辦法分吧!”兩人你看我,我望你,誰也聽不懂。

韓信笑了笑,向他們解釋說:“先兩次將葫蘆灌滿油,倒到瓦罐裏去,第三次將葫蘆灌滿,再倒滿瓦罐為止。這時,葫蘆裏的3斤油就剩下2斤啦。然後把瓦罐裏的7斤油倒進油缸裏,再把葫蘆裏剩的2斤油倒進空瓦罐內,最後把缸裏的油灌滿葫蘆,再將葫蘆裏的3斤油倒進瓦罐裏。這麼一來,瓦罐和油缸不就是各有5斤油嗎?

兩人聽了很佩服,稱讚小韓信聰慧過人。

馬援識主馬援是東漢初年的一員大將,輔助光武帝南征北戰,戰功赫赫,號稱“伏波將軍”。他在投奔光武帝之前,曾是甘肅西州上將軍隗囂手下的將領。那時,漢光武帝剛剛建立起東漢政權,全國仍有很多割據政權沒有統一,其中公孫述在成都自稱皇帝,當時隗囂為了找條出路,便派馬援赴蜀。馬援心想,公孫述是自己的老朋友,又是同鄉人,這次相見必然會受到熱情接待。沒料到,到了成都後,公孫述卻擺出皇帝的姿態,威風凜凜地高居殿上,台階下站著許多衛士,然後要馬援上殿以禮相見。馬援對此很不滿意,雖然公孫述和他手下許多人都想讓馬援留在成都,並封為大將軍。但馬援以為,公孫述並不是一個能任用有才之士,並與之共同建立功業的人,很快就告辭而回。

馬援回來後,在向隗囂報告情況時,感慨地說:“子陽(公孫述號)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意思是說:公孫述知識淺薄,像井底之蛙,自以為了不起,一定成不了什麼大事,我們不如拿定主意到東方去找光武帝劉秀吧!

於是,隗囂和馬援投奔了漢光武帝,受到光武帝禮遇。

七歲試計三國時候,譙郡有兩兄弟。老大霸道,分家時,硬將家產分作三份,他獨占兩份,隻給弟弟一份。連門前那口水井,他也用卡子間開,自己又占去三分之二。老二要打水,誰知他分的那份太窄,水桶無法放下井去。他見哥哥如此心狠,不禁想起死去的父母,失聲痛哭起來。

那時曹操叫阿瞞,隻有7歲。他見老二坐在井邊哭得很悲慘,便問:“小哥哥,你有什麼傷心事呀?”他聽了老二的哭訴後,又說:“你不要難過,我包你永遠打到水哩!”老二起初不相信,當阿瞞把計兒說出來後,他高興得跳了起來。

不一會兒,老大來打水,老二連忙站上井台,解下褲子蹲在井口,假裝大便。老大見了,慌忙大叫:“你怎麼要在這裏拉屎呀?”老二沒好氣地說:“我分的這份,井口窄得放不下水桶,反正打不到水,我就把它改作糞坑啦。我在我的井口拉屎,你管不著哩!”老大沒法,隻好把卡子抽了出來,說:“這井不再分了,兩家一起合用吧!”

曹睿和小鹿魏文帝曹丕聽信郭貴妃的讒言,將甄後殺死,立郭貴妃為皇後。甄後的親生兒子曹睿,那時年紀還很小,人卻很聰明。

他知道狠毒的郭後為了斬草除根,決不會放過自己。他想向父親表白自己的心跡,又怕激怒父親,招致不幸,便一直在等候時機。一天,曹睿跟曹丕打獵,突然山溝裏躥出兩隻梅花鹿。曹丕連忙叫曹睿射小鹿,自己彎弓搭箭將母鹿射死。小鹿不肯離開,對著母鹿呦呦哀鳴著。曹睿觸景生情,聯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由得一陣心酸。曹丕奇怪地問他:“皇兒,你為什麼不射呀?”他垂下頭,一語雙關地說:“父皇已將它媽媽殺害了,我怎麼忍心再將這可憐的小生靈殺掉呀!”曹丕殺了甄氏之後,心裏感到後悔,聽了兒子的話,不禁動起情來。他把弓箭一掉,對曹睿說:“好皇兒,你德才兼備,父皇決定立你為太子,將來繼承我的大業!”就這樣,曹睿一句話打動了父親的心,不但為親娘昭了雪,還使自己從險境裏擺脫出來。

四輪車張飛見諸葛亮打仗,坐在四輪車上指手畫腳,非常不滿。

一天,他忍不住對諸葛亮說:“四輪車誰不會坐,咱倆換一換吧!”諸葛亮並不計較,拿過他的蛇矛和佩劍就走了。張飛坐上四輪車子,好不快活。過了三天,探馬突然飛報,說曹操的大軍前來襲擊。張飛不慌不忙地扇著鵝毛扇,命令諸葛亮披掛,跟劉備、關羽上陣,隻管向前衝。不想還未交鋒,諸葛亮就被活捉了。劉備和關公也掉到曹兵所設的陷阱裏去。張飛坐在四輪車上不知如何是好,最後也當了俘虜。他想自殺,對方立刻把劍拋給他。張飛抬頭一看,隻見諸葛亮和劉備、關羽正對著自己大笑。張飛完全明白了,諸葛亮在跟自己演戲。張飛羞愧萬分,慌忙扶諸葛亮坐回四輪車上,向他賠禮道歉,說:“四輪車隻能你坐,我坐不得呀!”曹操智差三十裏魏武帝曹操南征,他的近臣楊修隨從。

一天,他們在江邊發現一塊石碑,碑上刻有工整的碑文,說的是:孝女曹娥,上虞人,在她十四歲時,曹父為迎水神,溯江而上,不幸淹死,屍骨打撈不到,曹娥悲痛不已。她思念父親,就把父親的衣衫投入江中,並說:“父親仍在,衣衫當沉。”過了七天,衣衫下沉,曹娥就跳江尋父而去。鄉裏人為紀念這位孝女,就在她投江處修立石碑,石碑背麵刻有八個大字:“黃絹幼婦外孫(jī)臼。”曹操下馬佇立碑前,對著這八個字百思不解其意,就問旁邊的楊修:“愛卿能看懂這八個字的意思嗎?”楊修含笑回答: